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园锁开声骇鹿群,满林鲜箨水犀文。

森森竞泫林梢雨,??争穿石上云。

并出亦如鹅管合,各生还似犬牙分。

折烟束露如相遗,何胤明朝不茹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园门打开惊动了鹿群,满林的竹笋像水犀的纹理般美丽。
茂密的竹子竞相滴下雨水,仿佛穿透了石上的云雾。
竹节并排犹如鹅管紧密相连,各自生长又像狗牙交错。
竹叶裹挟着烟雾和露珠,像是赠予,明天胤能否不再吃肉呢?

注释

园锁:园门。
开:打开。
声:声音。
骇:惊动。
鹿群:鹿群。
满林:整个树林。
鲜箨:新鲜的竹笋。
水犀文:像水犀的纹理。
森森:茂盛的样子。
竞泫:竞相滴落。
林梢雨:树梢的雨水。
??:形容竹子。
石上云:石上的云雾。
并出:并排生长。
鹅管合:像鹅的细长管道。
各生:各自生长。
犬牙分:像狗牙一样交错。
折烟束露:竹叶裹挟烟雾和露珠。
如相遗:像是赠予。
何胤:何胤,人名。
明朝:明天。
茹荤:吃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与自然美的赞美。首句“园锁开声骇鹿群”以鹿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苏醒的景象;“满林鲜箨水犀文”则生动地描绘了新芽初萌、清泉涓涓的情景。

在“森森竞泫林梢雨”中,诗人捕捉到了春雨如织、树木争取雨水的生动画面;紧接着的“??争穿石上云”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一个精妙描绘。这里的“??”可能是指溪流或泉水,它们不畏艰险地穿过坚硬的岩石,形成一股清新的气息。

下片“并出亦如鹅管合,各生还似犬牙分”通过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植物生长的不同姿态,有的是整齐有序,有的则是错综复杂。最后两句“折烟束露如相遗,何胤明朝不茹荤”,诗人以折取轻烟和露珠为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希望能在明天继续享受这份自然之美的意愿。

整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对生命更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

一夜韶姿著水光,谢家春草满池塘。

细挑泉眼寻新脉,轻把花枝嗅宿香。

蝶欲试飞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分明不得同君赏,尽日倾心羡索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夏初访鲁望偶题小斋

半里芳阴到陆家,藜床相劝饭胡麻。

林间度宿抛棋局,壁上经旬挂钓车。

野客病时分竹米,邻翁斋日乞藤花。

踟蹰为放闲人去,半岸纱帩待月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晓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

一声拨谷桑柘晚,数点舂锄烟雨微。

贫养山禽能个瘦,病关芳草就中肥。

明朝早起非无事,买得莼丝待陆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其一)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

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

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

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