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其一)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

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

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

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闲适之情的诗,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澹景微阴正送梅",诗人选在梅子成熟时节,以幽静的氛围开始叙述,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自然美好变化的深切感受。"幽人逃暑瘿楠杯",则是描绘隐士避暑的景象,瘿楠杯可能象征着清凉和宁静。

"水花移得和鱼子"一句,用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水边的生机与活力,水花轻拂,仿佛能与水中的鱼儿和谐共处。紧接着的"山蕨收时带竹胎",则是诗人在山中采集野生蕨菜,并且蕨菜被比喻为带有竹子的胎象,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细节,更隐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啸馆大都偏见月",则是描绘夜晚独赏明月的场景,啸馆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居所或是诗人心中的某种精神寄托。大都偏见月,则表达了诗人对都市喧嚣的超脱,而专注于内心世界与自然之美的沟通。

"醉乡终竟不闻雷",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的一种忘我境界,即使是在夏日雷雨来临时,诗人也能在酒精的作用下,对外界的声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最后两句"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以及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失望。"更无一事"意味着除了留住心中的那份宁静,其他都不是诗人所关心的。而"唯留客"可能是指那些能够理解并分享这种生活态度的朋友。然而,这种美好的交流却因为某个高僧的担忧而未能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和隐士生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其二)

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

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

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

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其一)

秖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

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其二)

一室无喧事事幽,还如贞白在高楼。

天台画得千回看,湖目芳来百度游。

无限世机吟处息,几多身计钓前休。

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旅舍除夜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

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

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