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其一二六)

往事莫追寻,未来莫希望。

见在休执着,自然心坦荡。

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

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引导读者在面对过去、未来与现在时的心态调整。诗人通过“往事莫追寻,未来莫希望”这两句,强调了对过去的回忆不应过于沉迷,对未来的事物不应抱有过高的期望,而是应当专注于当下,活在现实之中。

接着,“见在休执着,自然心坦荡”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当下的态度,告诫人们不要对眼前的事物过分执着,这样才能让心灵保持平和与宽广。这种心态的培养,是达到内心平静的关键。

“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则提出了更高的境界追求,即摒弃杂念,保持内心的清净。在诗人看来,真正的自由与解脱,不在于外界的环境或事物,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无欲。

最后,“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以太虚空为喻,说明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就如同虚空一般,没有障碍,没有任何束缚。这不仅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在追求精神自由的道路上,应如同虚空一般,无拘无束,自在逍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哲学中的重要议题——如何在面对过去、未来与现在时,保持一种平和、自由的心态。它鼓励人们放下心中的负担,专注于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寺(其一二七)

莫嫌门户少,转富转心劳。

夜怕奸偷至,时防风火烧。

名高招谤重,财积致谗饶。

外物多为累,令人思许巢。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寺(其一二八)

麝为香而死,龟以灵故焦。

既为世所用,忧患无门逃。

名高谤之本,财聚祸之苗。

三怨粗能免,世无孙叔敖。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寺(其一二九)

日暮片云愁,边廷战未休。

万人齐拚命,一将独封侯。

孙武子兵法,田将军火牛。

算来成底事,总是百冤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寒山寺(其一三○)

合嗔不须嗔,合喜不须喜。

喜时风自吹,嗔时火自炽。

风火非外来,皆从自心起。

不见四禅天,三灾都不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