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驾着单车想去边疆探望,路过居延属地。
像飘飞的蓬草离开汉朝的边塞,像归雁飞入北方的天空。
广袤的沙漠中孤零零的烽烟笔直升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在萧关遇到巡逻的兵吏,听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注释

单车:单独的车辆,这里指诗人独自一人出行。
属国:古代指附属国,这里指代诗人出使的地方。
居延:地名,古居延泽一带,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征蓬:飘飞的蓬草,象征漂泊的旅人。
胡天:指匈奴统治的地区,泛指北方边疆。
大漠:广阔的沙漠。
孤烟:烽火台燃起的狼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吏:守卫边关的官吏。
都护:古代边疆的军事长官。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战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使者踏上边塞之行的景象,表达了边塞的寂寞与使者的孤独。"单车欲问边"一句,通过使者驾着单车想要询问边疆的情况,展现了边境的广阔和使者的探求心态。接着"属国过居延",指的是使者所代表的国家通过居延地区,这里的“属国”暗示了一种对中央王朝的归属感。

"征蓬出汉塞"一句,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将征人携带的蓬草与边塞联系起来,强调了边地的荒凉和征战的艰辛。紧接着"归雁入胡天"则描绘了一幅归途中的画面,雁鸟飞向胡地(即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天空,传递出一种离别与怀念的情感。

"大漠孤烟直"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广阔沙漠中孤独的一柱烟气,增添了一丝苍凉。"长河落日圆"则描绘了夕阳下流淌不息的大河与圆润的太阳相呼应,营造出一片静谧。

最后两句"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通过使者在萧关遇到官吏和都护(边塞地区的军事长官)的场景,展现了边疆地区的严密管理以及对外来者的审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位使者边塞行程中的景象,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边塞之旅的孤独、寂寞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

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

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

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