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头戴红巾的宫人报晓,御衣局正呈上翠绿的云裘。
高耸的宫殿大门敞开,各国使臣都来朝拜皇帝的冕旒。
阳光照到御案前,掌扇开始轻轻摇动,香烟缭绕仿佛伴随龙袍飘浮。
早朝结束后,需要起草五色彩诏,听那佩玉的声音,官员们返回了凤凰池边的中书省。

注释

绛帻:红色的头巾,这里指宫中负责报时的官员。
鸡人:古代宫中负责报时的人,因起早打鸣如鸡而得名。
尚衣:官职名,负责管理皇帝的衣物。
翠云裘:用翠绿色的羽毛装饰的皮衣,指皇帝的御衣。
九天阊阖:形容皇宫高大雄伟,阊阖是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皇宫大门。
万国衣冠:各国的使节和官员。
冕旒:古代帝王、诸侯所戴的礼帽,旒是帽檐下垂的串珠,象征尊贵。
仙掌:指宫中的承露盘,传说可以承接神仙赐予的甘露。
香烟:焚烧的香料产生的烟雾,常用于宫中祭祀或仪式。
衮龙:绣有龙图案的礼服,这里指皇帝的龙袍。
五色诏:古代皇帝颁发的彩色诏书,用以表示重要性。
凤池头:中书省的别称,因中书省所在地有凤凰池,故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朝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宫廷的辉煌与庄重。开篇“绛帻鸡人送晓筹”一句,便设定了清晨的宫廷氛围,鸡人(即宫中的官员)在送来早朝用的计时工具——筹,这是古代计时的方式之一。

紧接着,“尚衣方进翠云裘”展现了皇帝更换礼服,以准备即将开始的朝会。这里的“尚衣”指的是专门负责皇帝衣服的官员,而“翠云裘”则是华丽的宫廷礼服。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两句描绘了朝会开始时宏伟壮观的情景。九天阊阊即天宫之门,这里指代整个宫廷;万国衣冠则是各国来宾,他们都在朝会中向皇帝行礼,显示出古代中国中央王朝的权威与辐射力。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一句通过光线和香烟的形象,传递了朝会即将结束时的宁静与神圣。这里的“仙掌”指的是皇帝的手,而“衮龙”则是皇帝乘坐的车驾。

最后,“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两句表达了朝会结束后的一系列活动。“朝罢”意味着朝会结束;“须裁五色诏”指的是根据朝会中讨论的内容,由皇帝颁布相关令牌或命令,这里的“五色”可能指代不同的官方文书颜色,象征着不同级别和性质的文件;“佩声归向凤池头”则是描写官员们带着朝会结束后的消息和任务,返回各自所在的地方,这里的“凤池头”或许暗指宫廷的某个区域。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精准捕捉,展现了一个权力中心的运作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宫廷文化的繁复与庄严。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侍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

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

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

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