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压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深入,小溪边行人稀少,偶尔听到田野间的犁耕声。
饥饿时向农家讨些黄米充饥,却不喜欢官差士兵的喧闹声敲响铜锣。
尽管闲花已开尽,香气依然留存,买来的白酒虽淡,也足以解渴。
这短暂的田园生活滋味尚好,我问兄长何时能回家开始耕作。

注释

春深:指春季深入,天气转暖。
耒耜:古代农具,耒用于翻土,耜用于挖土。
饷黍:给农夫送饭或食物,这里指讨要食物。
尉卒:地方官府的差役。
金钲:古代的一种金属打击乐器,此处代指官差的喧闹。
压未清:指酒味尚未完全消散。
此味:指田园生活的简单乐趣。
归耕:回归田园,从事农业生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宁静与质朴生活。首句“春深溪路少人行”,写出了春意盎然时节,田野小径上行人稀疏,显得静谧而清新。接着,“时听田间耒耜声”则通过远处传来的农耕声音,传达出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田间与农家分享劳动成果的场景:“饥就野农分饷黍”,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淳朴的人情味。同时,对官差的描写也富有生活气息:“迎嫌尉卒闹金钲”,表达出对官府打扰的轻微厌烦,但又不失乡村生活的平和。

“闲花开尽香仍在”一句,以花香衬托出乡村环境的优美,即使花朵凋零,香气依然留存。最后,诗人借酒抒怀,感叹眼前简朴的生活滋味比城市繁华更胜一筹:“白酒沽来压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耕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作为苏辙的次韵之作,它也体现了其兄弟苏轼(子瞻)诗歌风格的影响。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二)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三)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四)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乌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