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丽人行,并引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

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

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

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宫中空寂无人,春天漫长,沉香亭北弥漫着百花的香气。
美人醒来后简单梳洗,燕舞莺啼却只能触动她的心,让她感到空虚悲伤。
画师想要描绘她的无尽韵味,她站在东风中刚从梦中醒来。
如果她回头一笑,那魅力足以让阳城、下蔡两地的人也为之倾倒。
杜陵的饥饿旅人眼中只有寒冷,骑着瘦弱的驴子,破旧的帽子配着华丽的马鞍。
隔着花丛,靠近水面,我偶尔能瞥见她,只能远远地看到她的身姿。
心醉后回到茅屋,我才相信世间真有如西施般美丽的女子。
你没看见孟光端着饭盘,与丈夫眉眼相齐,从未因背影而感伤春天。

注释

深宫:皇宫深处。
沉香亭北:唐代皇家园林中的亭子。
百花香:形容花香浓郁。
燕舞莺啼:比喻美女的娇媚声音。
阳城、下蔡:古代美女聚集的地方。
杜陵:地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茅屋:简陋的房屋。
西子: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孟光举案:孟光为汉代贤妻,以端庄持家著称。
背面伤春:因背影而感伤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的《续丽人行》,其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开篇“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日长廊图景,无人之境中只有沉香亭外百花争艳,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着,“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则是对美人的描写,她在春光的照耀下缓缓醒来,开始梳洗。燕子在空中飞舞,它们的鸣叫声如同断肠之音,让人心动不已。这两句通过对美人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捕捉。

“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美事的无限向往,就如同画家想要将这份美好画下来,但又觉得难以完全捕捉。东风轻拂,让沉睡中的人初醒,这里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诗人若想回头看看,那份温柔的笑意犹如当年。阳城与下蔡,这些地方的名字在这里代表了往日的繁华,如今却只留下了风靡,显示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怀念。

“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中的“杜陵饥客”形象凄凉,一个饥饿的旅人,他的眼睛因为寒冷而显得格外深邃。他的坐骑是一只跛脚的小驴子,它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随着金色的马鞍,这一切都透露出一种颓废与落魄。

“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则是在描绘一次偶遇美人之景。诗中虽未明说,但可感受到那种偷窥之间的诱惑和美好,似乎在暗示一种不完全的美丽更显得珍贵。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份美好的彻底沉醉。回到简陋的茅屋中,才深信世上真的存在着像西施这样的绝色佳人。

最后,“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通过引用古代美女孟光的典故,以此来表达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珍视和对现实中美人的渴望。诗人问你难道没有看见过孟光那般举案齐眉的温婉姿态吗?在背面伤春啼的隐喻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现实与过去美好的无尽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其一)

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

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其二)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傅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次韵

樊素、阿蛮皆已出,使君应作玉筝歌。

可怜病士西窗下,一夜丹田手自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观子美病中作,嗟叹不足,因次韵

百尺长松涧下摧,知君此意为谁来。

霜枝半折孤根出,尚有狂风急雨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