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黄通诗篇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杜甫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唉,你的内心真是令人感叹。
当世人随意批评指责,你却独自摒弃浮华和过度享乐。
美好的玉石难道还需要雕琢?红色的琴弦难道只是为了追求声音吗?
如果还没有遇到知音钟子期,那就不要轻易吟唱你的诗篇。

注释

老杜: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久:时间长。
嗟哉:感叹词,表示惋惜或赞叹。
吾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任:听任,忍受。
诟病:指责、批评。
革:革除,去除。
浮淫:过度的享乐或奢华。
宁须:难道必须。
琢:雕刻,比喻修饰或提升。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高雅的艺术。
钟期:古代音乐家钟子期,以能欣赏伯牙琴艺著称。
未见:没有遇见。
等閒:随便,轻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回黄通诗篇》。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以及对品德修养的寄托。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这里的“老杜”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诗人的精神和情操依旧在作者的心中。"嗟哉吾子心"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这是对当世之人的批评,他们常常沉迷于虚假浮华之事,而诗人却能独自警醒,去除这些不实之物,保持清白。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美玉需要琢磨才能显现其真韵,另一个是朱弦(指琴弦)是否能发出美妙的音乐。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和才艺都需要不断修炼才能达到完美。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这两句则是在告诫朋友,对那些尚未实现的诺言或计划要慎重对待,不要轻易放弃,而应该继续努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品德修养的强调,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情谊深厚以及追求完美的理念。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回廖解元所业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

于今观日益,珍树已垂珠。

众恶吾虽察,谦卑孰敢踰。

圣贤明训在,只此是亨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早归

病马不妨骑,出门常便归。

见人无事说,是物与心违。

通塞元关命,驱驰转觉非。

莫教尘里汗,坏却箧中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早夏偶作

閒愁不觉过年光,强半精神似醉乡。

几度雨来成恶热,有时云断见斜阳。

古人事业尘空满,故国园林草自长。

赖得南华怜我病,一篇齐物胜医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起有怀

草草西风动葛衣,呼僮前启竹间扉。

山僧好睡钟声晏,社户多贫酒气微。

岂是客愁浑较可,秪因书卷解忘归。

旴江百里清无滓,枉属閒人坐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