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江上同蔡九逵诸君登静海寺阁

尘土萧条行路难,秋风高阁一冯阑。

云移白鹭烟波远,水绕卢龙木叶寒。

老阅江山犹自壮,行歌天地本来宽。

平生零落馀长剑,得与同游倚醉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艰难行路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在秋风高阁上的所见所感。首联“尘土萧条行路难,秋风高阁一冯阑”中,“尘土萧条”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行路难”则直接点明了前行的不易。“秋风高阁一冯阑”则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氛围。

颔联“云移白鹭烟波远,水绕卢龙木叶寒”进一步展开画面,白鹭在远处的烟波中飞翔,云朵随着它们移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美;而水环绕着卢龙,木叶在寒风中摇曳,既有静态的宁静,又有动态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老阅江山犹自壮,行歌天地本来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尽管岁月已老,但面对壮丽的江山,心中依然充满豪情。行歌于天地之间,诗人认为宇宙之大,人生之宽广,足以容纳一切,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平生零落馀长剑,得与同游倚醉看”则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提到自己一生虽多有挫折,但仍有长剑相伴,象征着内心的坚韧与不屈。与朋友一同游历,即使醉酒,也能欣赏到生活的美好,体现了与人共处的乐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卢龙观

卢龙高观压江城,登望遥关绝塞情。

愁外钟山双眼碧,胸中扬子一帆轻。

秋云在野看逾静,晚日当轩落更明。

安得仙人携绿绮,石坛来写万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宿岩

积石谁名达磨岩,花间古洞锁苍烟。

何能桑下淹三宿,却探仇池自一天。

古树腾蛟根束铁,春苔蚀雨翠连钱。

只应曾见台城事,回首梁王又几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渡江

天上仙人七宝幢,玉堂云雾隔晴窗。

小山桂树空招隐,秋水芙蓉又渡江。

李广不逢真有数,黄香何用号无双。

石头城下西风急,笑对青萍倒玉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遣怀

末习丹铅未扫除,等閒宣索到公车。

百年玩物能无丧,万事随缘自有馀。

敢讳画师呼立本,直惭狗监荐相如。

白云万里山千叠,岂不怀归畏简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