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通过对巫山景色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首句"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表达了诗人站在巫山之巅,远眺连绵不绝的山峰与升腾的朝霞相互辉映的情景。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意境,为后文的情感流露奠定了基础。
接着"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一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啼猿"指的是林间鸟鸣,而这里用以形容树木之声,暗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莫辨"则表示不再去辨别那些具体的声音,因为在诗人的眼中,那些声音已经融合为一幅神秘而迷离的画面。"徒看神女云"更是将这种意境推向了极致,仿佛诗人所望的是天界中的神女之云,而非尘世间的凡物。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两句,则从视觉转向听觉和触觉,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带来的壮观。"惊涛"形容波涛汹涌,"乱水脉"则是对流动水声的生动刻画;"骤雨"表达了雨来得迅猛,而"暗峰文"则描绘了山峰在暴雨中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山峰上也蕴含着某种深远而神秘的文字。
最后两句"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沾裳"指的是衣襟被水湿润,这里用以形容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况复远思君"则是诗人在此地怀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情感之深切令人动容。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巫山风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抒发了其内心世界中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远方亲人之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