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国佳人至,北棠罗荐开。
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
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热闹场景,南国佳人来到北地,与主人一同举杯畅饮。"长裙随凤管"与"促柱送鸾杯"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音乐与舞蹈交织的欢乐气氛,凤管和鸾杯都是古代高雅的乐器,象征着文艺和礼仪的盛会。"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则形容佳人的舞姿轻盈,如同云朵般在空中飘逸,而她的舞蹈动作优美如雪花。
最后两句"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透露出诗人对这场宴会的感慨,虽然宴会愉快,但终究会有结束之时。金谷和玉山都是美好的自然景观,但即使是这样壮丽的风光,也无法阻挡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迁。诗人并不对这样的变化感到惊奇,反而是一种接受与顺其自然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贵族或豪门士族生活中的奢华与享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淡然情怀。
不详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
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几参差。
关山有新曲,应向笛中吹。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