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綵绶欢。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冯时行的作品,名为《见张魏公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忧虑和个人忠孝之难的诗歌。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面临困境时的矛盾心理。"危机"指的是紧急而严峻的情况,而"易蹈"则意味着容易陷入其中;"退难安"则表达了一旦处于危险之中,想要退出来却又感到不安。"进退如公地最宽"意在说明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应该像走在公共的道路上一样坦然自若,寻找一条最为宽广的人生路径。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这两句传达了作者深沉的忧虑和对国家与家庭的关切。"忧国忧家"表明作者不仅担忧着国家的命运,也担心着自己的家族;"双鬓白"则形象地描绘了忧虑所带来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心灵的重负。"通天通地一心丹"此处"一心丹"可能指的是内丹修炼中的概念,即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宇宙合一的境界。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綵绶欢。"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大志向和家庭生活的向往。"久虚海宇"可能指的是长时间以来,对广阔天地的憧憬;"苍生望"则是希望能够在茫茫人世中寻得一片净土。"专结庭帏綵绶欢"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专心于家庭生活,享受夫妻间的温馨与快乐。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这两句诗抒发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以及忠诚和孝顺之间难以取舍的痛苦。"终始哀荣"表达了一生中对荣辱的感受,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哀伤的心情去面对;"情罔极"则是说这种感情深不可测,难以言表。最后,"谁云忠孝两全难"质疑了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做到既忠诚于国家又能够尽到孝道的理想状态,认为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选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国家、家庭的关怀,展现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他们在忠诚与孝顺之间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不详
闻道诸郎长似林,临池已遣学山阴。
信传鸿翼兼双砚,物比鹅毛表寸心。
书札总无缘懒病,襟怀堪寄有孤吟。
归装准拟随春色,岁酒须留待细斟。
萧辰俛仰及严冬,白发空云是至公。
造雪不成天本恕,唤梅未醒句无功。
可能人事无消长,只待天时有变通。
节物相关愁似醉,一庭霜叶一窗风。
屡款卢仙贡玉堂,谷梨霜饱每分香。
冰圆咀液凉疏齿,金醴吞甘浣热肠。
误诮斧斤讹鲁简,骇听名字笑吴娘。
好同火枣供嘉品,端比蟠桃味更长。
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
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
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
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