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谣

花梢日堕房栊黑,蜡炉初烧画屏侧。

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

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

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

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

重城漏断来不来,侧卧和衣听阍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夜谣》描绘了明末诗人谢晋对春夜的独特感受与想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春夜的静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花梢日堕房栊黑”,以日落为引子,描绘出夜幕降临的景象,花梢上的光线逐渐消失,四周陷入一片昏暗之中。接着,“蜡炉初烧画屏侧”一句,通过点燃蜡烛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蜡烛的光亮与画屏的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翠鬟(形容女子的发髻)在等待宴会的开始,而远处的桂花路上,马儿的嘶鸣声已悄然消失,一切显得格外和谐与宁静。

接下来,“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描绘了一幅月升云动的壮丽景象。嫦娥召唤月亮从海宫中升起,薄云如鱼鳞般排列,红色的光芒点缀其间,展现出月夜的奇幻与美丽。

“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则描绘了月亮缓缓下降的情景,它仿佛站在瑶台上,直到最后消失在东方的茶蘼花丛中,整个过程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两句,通过莺魂蝶梦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莺鸟在花丛中自由飞翔,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春风拂过,带来了无尽的生命力。

最后,“重城漏断来不来,侧卧和衣听阍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夜晚的留恋。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侧卧着,听着门扉开启的声音,心中或许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当前时光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夜的静谧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莲曲

南风挥挥水上来,五月六月芙蕖开。

红妆绿鬓谁家女,青苧缝裙一色裁。

船头摘花歌且坐,船尾夷犹摇浆和。

忽惊山雨过横塘,撑入柳阴看雨过。

晴来复爱锦云柔,争唱斜阳不肯休。

趁得落潮归又晚,一弯新月在溪头。

形式: 古风

显曾节妇诗卷为子唐斌赋

穗帷梦断鸳鸯晓,旅榇荒凉魂缥杳。

深闺少妇才及笄,客邸夫君三十老。

夫没年年经几秋,嫁时绿鬓今白头。

膝边有子渐成立,家业峥嵘无复愁。

自怜年少孀居日,舅老失明姑遘疾。

至亲骨肉皆流离,终岁户门遭叠出。

今看堂下舞莱衣,忘却当初辛苦时。

妾身若到黄泉下,相见良人心不亏。

形式: 古风

题芭蕉仕女图

新凉木欺扇,弱质自先怯。

芳思无人知,金风动蕉叶。

形式: 古风

江南古意

江上摘莲花,逢郎日未斜。

停桡闲借问,何处是郎家。

忽遽笑回言,家住横塘口。

南去第三家,朱扉映疏柳。

明朝采莲出,采过吃茶不。

只愁风浪阔,不得栊船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