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志士怀抱奇策,如同剑敛光芒,待机而发的形象。诗人以剑喻人,通过砺剑、挥剑的动作,展现了主人公的豪情与决心。薛烛是古代著名的剑工,此处暗指主人公的才能不被世人所识,如同一把未入市的宝剑,嘲笑那些自视甚高的朽铁。主人公独自摩挲剑影,仿佛在与自己对话,剑光如秋电般闪烁,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壮举。
“一击云隼落,再击霜乌啼”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施展绝技,一次击中高飞的云隼,再次让霜天中的乌鸦哀鸣的情景,象征着他的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最后一句“灵池久乾涸,为龙将安依?”则引人深思,暗示主人公虽有绝世之才,却似乎找不到施展抱负的舞台,如同龙失其水,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渴望被认可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