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室传来兔角杖,千圣护持为顶相。
虎踞龙蟠势未休,云影山形冷相向。
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
有时大作师子吼,德峤临际何茫茫。
今日提来还不惜,分明普示诸知识。
解拈天下任横行,高振风规有何极。
这首诗名为《兔角拄杖》,是宋代僧人释重显的作品。诗中以“兔角杖”为引,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和修行。首句“少室传来兔角杖”,点出杖子的来历,暗示其不凡之处,可能源于名山少室的禅修传承。
“千圣护持为顶相”进一步强调了此杖的神圣性,仿佛是众多圣贤的加持,成为修行者的至高象征。“虎踞龙蟠势未休”描绘了杖子的威严形态,如同猛兽盘踞,显示出其力量与不屈。
接下来,“云影山形冷相向”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杖子带来的静谧与深沉,仿佛与山川共存,传递出一种超然的寂静气息。“有时闲倚在虚堂,寥寥匝地凝秋霜”描绘杖子在静室中的闲适,又带出秋意,寓意修行者内心的清寂。
“有时大作师子吼,德峤临际何茫茫”则转而写杖子的威严与教化之力,如狮子般震慑人心,展现出佛法无边的广大。最后两句“今日提来还不惜,分明普示诸知识”表达了诗人对杖子的珍视,认为它不仅是个物件,更是智慧的载体,能启发众生。
整首诗以杖子为线索,寓言般地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修行者的境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不详
品汇不自适,善政还可寻。
县楼清夜上,岛月思云侵。
谁有古菱花,照此真宰心。
玲珑岩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耸危岭。
尝游兴未阑,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觉雄,相邻不孤迥。
吾爱济横流,孰云烦虑屏。
吾爱整颓纲,岂止浮根静。
栖梧瑞九包,追风骏十影。
顾我不争衡,与谁闲斗茗。
乘时既磊落,照世非昏暝。
伫为王者师,三千统摩顶。
云根石圹,容身待老。南来北来,闲且寻讨。
五叶一花兮堪对谁,寥寥万古兮空知有。
晡时申,急急逃生路上人。
草鞋踏尽家乡远,顶罩烧钟一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