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书怀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亲人离散在远方,夕阳映照着江山。
泪水打湿衣襟,仿佛带着血痕,镜中的头发已如白丝般斑驳。
身处异域,书信难以送达,生死存亡只能在梦中探寻。
登高远望之后,回头已无路,只有身影相伴。

注释

骨肉:亲人。
天涯:远方。
别:离散。
江山:自然景色。
日落:夕阳。
泪流:泪水流淌。
襟上:衣襟上。
血:血痕。
发变:头发变白。
镜中丝:镜中的白发。
胡越:古代泛指北方和南方的边远地区。
书难到:书信难以送到。
存亡:生死。
梦岂知:在梦中也无法得知。
登高:登上高处。
回首:回头。
形影:身影。

鉴赏

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思念与哀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个人情感。"骨肉天涯别"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亲人或挚友之间因时间空间的隔阂而无法相见的情境。接着"江山日落时"则是设定了一幅黄昏时分,长河与连绵山脉在夕阳下显得愈发孤寂,这种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

泪水浸湿衣襟,如同血液一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与悲伤。"泪流襟上血"一句用泪比作血,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眼泪的多与痛苦的心情,也透露出一种生命力的消逝和无尽的哀伤。而"发变镜中丝"则是通过对头发改变和镜中倒影的观察,来暗示时光易逝,人事难料。

"胡越书难到"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友之间通信不便的无奈,而"存亡梦岂知"则透露出生死两隔,连梦境都无法相见的悲凉。这些情感的流露,无一不是对亲情、友情乃至生命本身不可承受之重的挽歌。

最后"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一句,则是诗人在登临高处,回望过去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与投射在自然景物上的影子都紧紧相随,这种孤独感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更深化了全诗的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45)

崔峒(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 字:号皆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

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

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

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给事寓直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

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