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
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面圣时的心境和情感。"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表明诗人长时间的准备和对即将到来的重大时刻的迫切期盼。"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则透露出诗人的激动与自豪,同时也流露了一丝自嘲,因为年事已高却仍未能为国尽忠。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文采和品德的自省,以及对身为臣子应有的直言谏诫之责的认识。"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则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清廉与坚守原则,同时也强调了不辜负朋友和亲人的承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品格、责任和情感的深刻体察。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自我剖析,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微妙映射。
不详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
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
关山劳策蹇,僮仆惯投人。
孤客来千里,全家托四邻。
生涯难自料,中夜问情亲。
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
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
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离乱人相失,春秋雁自飞。
祗缘行路远,未必寄书稀。
二月花无数,频年意有违。
落晖看过后,独坐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