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严陵(其一)

人语山相应,舟行岸自移。

鱼因寒越隽,鹭到晚犹饥。

岁尽难为客,江晴易得诗。

渺予烟水阔,何以此行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人的说话声与山间的回音相应和,船行使得两岸景色自行后退。
寒冷让鱼儿游向更温暖的地方,傍晚的白鹭仍感饥饿。
年终岁尾,客居他乡尤为艰难,晴朗的江面容易触发诗兴。
我在广阔的水汽中显得渺小,为何选择这样的旅程?

注释

相应:相互呼应,指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移:移动,这里指两岸随着船行而变换。
越隽:越过寒冷,形容鱼儿寻找温暖的水域。
犹饥:仍然饥饿,描绘鹭鸟傍晚觅食的情景。
岁尽:年终岁尾,时间点的描述。
烟水:雾气弥漫的水面,形容江面景象。
行为:此处指诗人选择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人语山相应,舟行岸自移"两句,运用了声响与动静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仿佛连人的言语都能得到山的回应,而自己的小船也似乎随着岸边的景致自动移动。"鱼因寒越隽,鹭到晚犹饥"则描绘了一幅冬日江畔的画面,通过鱼儿跳跃和鹭鸟觅食的情形,展示了自然界即使在严寒中也充满生机。

"岁尽难为客,江晴易得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宁静的江景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的喜悦。最后两句"渺予烟水阔,何以此行为"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表达了他面对辽阔的烟水之景时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对于自己现状的质疑和不解。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心灵的抒发。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舟次严陵(其二)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

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

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

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舟行省墓

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

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

百年易尽一弹指,两曜不停双转车。

手种寸苗今老大,满山鳞甲动龙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崦

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

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观诸弟子射石孙七龄亦能二十步四十的

饱闻吾季艺穿杨,试手春风百步彊。

赤白羽飞低日月,东西朋立凛冰霜。

共观栖鹄如环堵,亦笑童乌敢擅场。

莫计草间狐兔尽,关河久已失耕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