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杖

离明坎则止,出处契易理。

焦头与烂额,论功当上客。

有时扶光上宾筵,能作高堂不夜天。

有时扶光向书案,能照士子三万卷。

夫何功成事了漏迟迟,主人渴睡不复知。

便同草芥委尘泥,虽有寸劳谁念之。

人生不遇亦如此,顾惟主人何如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挑灯杖》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际遇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

首句“离明坎则止,出处契易理”,以“离明坎”象征人生的起伏变化,暗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处世行事要符合易经的哲学思想。接着,“焦头与烂额,论功当上客”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艰辛,即便最终功成名就,也难免身心俱疲。

“有时扶光上宾筵,能作高堂不夜天。有时扶光向书案,能照士子三万卷。”这两句通过“扶光”的形象,比喻在不同情境下,功名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或为宴会增添光彩,或为读书人照亮知识的海洋。然而,“夫何功成事了漏迟迟,主人渴睡不复知”,指出功名的获得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等待和辛劳,而主人(即成功者)却可能因满足或疲惫而忽视了过程中的艰辛。

最后,“便同草芥委尘泥,虽有寸劳谁念之。人生不遇亦如此,顾惟主人何如耳”四句,表达了对功名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即使功成名就,也终将归于尘土,而那些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努力,往往被人们遗忘。诗人以此提醒世人,人生的价值不应仅局限于外在的成就,而应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功名与人生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70)

王佐(汝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色雀

五色雀,小凤凰。

五方色白黑青黄,绛者为长提其纲。

飞上高枝恰一双,召呼东西北中央。

四林收声低翼翔,白黑青黄罗绛傍。

尊卑秩秩如有常,宛若大汉龟兹王。

小小乾坤从翕张,复贯造化知雨旸。

大旱一出雨则滂,久雨才见阴转阳。

一羽至末关休祥,况乃应治真凤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邵武杨指挥渔樵问对图

樵问渔,小舟撒网有鱼无。

夜来风雨暗江湖,我独怜君生涯孤。

渔者答,听我言。

世间万物盈眼前,物物有主司其权。

苟非我有不得专,毫釐欲取须用钱。

惟我生涯大无外,所取随缘无禁戒。

我网所得即我鱼,谁为江湖分限界。

任公连鳌近虚怪,吕望非熊今安在。

得沽酒且高歌,长弄烟波卒年岁。

渔问樵,青山多少木惟乔。

人皆采枚君采条,君之生涯最无聊。

樵者答,为我听。

世间万物眼前盈,物物有主司其衡。

苟非我有不得争,毫釐欲取须价平。

惟我生涯不用买,山山为我供樵采。

只如天地供蚁封,蚁口岂能亏厚载。

王质神仙漫云尔,买臣富贵蚊过耳。

何如负薪行且歌,一曲归来暮山紫。

童子评,惟道许。我有言,君记取。

忆昔沙尤用军旅,武阳近郊多狗鼠。

此时鸡豚不得安,况乃渔樵闲浪语。

我心只愿杨将军,为此溪山作张主。

使汝渔樵各安堵,清时问对山水里。

渔樵欣然长啸去,山青水绿无寻处。

形式: 古风

纵横虎短歌

纵横虎,罢病几家遭虎苦。

食了儿孙食父母,又搜遗畜巡场圃。

纵虎食人且不可,况将人肉为虎俎。

我欲横戈探虎穴,咫尺只在江之浒。

形式: 古风

邵武卫宫指挥馀庆堂卷

宫指挥,将门子,手持剡溪藤尺许。

藤心铁画珊瑚钩,历历皆是勋庸纪。

自言真龙起淮甸,乃祖从龙初豹变。

耳闻周武孟津盟,身翊汉高垓下战。

鼎湖龙去八千秋,攀鳞上天从翱游。

拾得乌号在孙子,延赏与国今咸休。

铁马他年来福建,狼烟蓦地昏沙县。

幕府从容授一旗,天山霹雳定三箭。

祖父勋庸奕世光,将军步武庆源长。

况今年少且英武,带砺山河宁可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