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峰倒影碧粼粼,摹写桐江最逼真。
每逢佳处谋书屋,渐恐山灵不信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绝美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山川倒影和桐江风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书屋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神灵的敬畏之心。诗中“千峰倒影碧粼粼”一句,运用倒影的艺术手法,将山峰的倒映与水面的清澈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天然去雕饰、平添几分灵动的美感。接着,“摹写桐江最逼真”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的艺术追求。
而“每逢佳处谋书屋”,诗人在每一个他认为理想的美丽之地,都渴望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书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知识与学问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最后,“渐恐山灵不信人”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神灵的敬畏,以及担忧自己是否能够获得大自然的青睐,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文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不详
环中风物有谁争,即日诗情取次生。
云倦竟依檐际宿,雉驯时下竹根行。
溪翁生计独熙然,新买南邻舴艋船。
日载鸬鹚三十尾,鱼为租入水为田。
一别三十载,而今近讲堂。
萧条同甲子,强健又重阳。
萸菊数杯酒,烟云千仞冈。
偶然为此梦,宁复次公狂。
扰扰红巾起草间,旧游何地不凋残。
归囊薄有桃花米,行路如经竹节滩。
战马东来横杀气,扁舟北去解忧端。
曲肱便结须臾梦,柳暗黟川把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