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胥行

香泾无故流,胥台有馀基。

太伯以德启,后王结心师。

夫差昔好战,戈矛临越陲。

天蟹须食稻,未拯吴人饥。

于今十一贡,贫甚吴王时。

全吴古都会,腴田溉湖陂。

雨旸适小变,数米不足炊。

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

家户徼福利,坐输黄衣儿。

平籴连拖漕,入朵天兵颐。

囷窌不夕储,势若偷生为。

长虑且后顾,荀卿有良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香泾无缘无故地流淌,胥台上还残留着遗迹。
太伯以德行开启先河,后来的君王效仿他的榜样。
夫差当年喜好战争,武器逼近了越国边境。
螃蟹需要吃稻米,但他未能解救吴人的饥饿。
如今已是第十一贡,比吴王那时还要贫困。
全吴曾是古代繁华都市,肥沃的土地灌溉着湖泊。
雨水和阳光稍有变化,粮食不足连做饭都成问题。
我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如何得知它的根本原因。
每家每户期望福利,却坐视财富流入权贵之手。
平价买入粮食再通过漕运,充实了天子的仓库。
粮仓储备不足,形势如同苟延残喘。
长远考虑并兼顾后方,荀卿的智慧仍有借鉴之处。

注释

香泾:河流名。
胥台:遗址名。
太伯:周朝始祖之一,以让位给弟弟泰伯而闻名。
戈矛:古代兵器。
越陲:越国边境。
天蟹:可能指帝王,比喻统治者。
荀卿: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荀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的《姑胥行》,通过对香泾水流淌和胥台遗迹的描绘,诗人寓言历史,讲述了吴国兴衰的故事。首句“香泾无故流,胥台有馀基”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历史的流转与遗迹的存在。接着提到太伯的仁德开启吴地风气,与夫差好战形成对比,后者因贪求战功导致民生困苦。

诗人指出夫差时期虽然富强,但未能解决人民的饥饿问题,而如今吴国虽依旧进贡,却远不如昔日富裕。苏州作为古都,土地肥沃,但雨水失调导致粮食短缺,百姓生活艰难。诗人感慨“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揭示出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失当,百姓为了微薄的福利,却要承受官府的剥削。

“家户徼福利,坐输黄衣儿”讽刺了官吏的贪婪,而“平籴连拖漕,入朵天兵颐”则揭露了官府通过强制征税来充实军备,使得仓储空虚,人民生活如履薄冰。最后,诗人引用荀卿的思想,呼吁要有长远考虑和公正治理,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姑胥之地的历史变迁为背景,寓言性地批评了统治者的短视和百姓的苦难,体现了蔡襄关注民生、倡导公正的政治理念。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泊吴江寄胡武平

遥夜吴江濒,露坐须成葆。

天空不带云,野迥正收潦。

徘徊波上月,滟漾浮光好。

清风送炎歊,翻觉秋气早。

乃问苕溪路,舟虞为予道。

水行至州下,楼台压烟岛。

净居譬如仙,嘉产极富媪。

念君镇雅俗,适以资恬浩。

岂不欲一往,驩诚寄凫藻。

纵游穷佳赏,剧论写幽抱。

嗟予远庭闱,六年见春草。

终日讽陔兰,无路羞羊枣。

胡为久去家,一虑心如捣。

今而赐告归,计课免雠讨。

前之奉慈颜,敢惮勤舆皂。

北来尚何时,汀洲白蘋老。

傥得杯酒同,为君一醉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踰陕。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形式: 古风

诗一首

紫绶金章被宠荣,笔床茶灶伴参苓。

只知江海能行道,未识朝廷旧有名。

笑我病去相荣□,圭刀小试即春生。

疮痍未复君知否,国手于今数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诗一首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彷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檐蔀屋有茕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