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紫绶金章被宠荣,笔床茶灶伴参苓。

只知江海能行道,未识朝廷旧有名。

笑我病去相荣□,圭刀小试即春生。

疮痍未复君知否,国手于今数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身披紫色绶带与金色官印,享受着荣耀,日常伴随笔墨茶炉和人参灵芝。
只知道江湖中能行侠仗义,却不知在朝廷中早已名声显赫。
嘲笑我因病退隐,但稍试锋芒,春天的气息就已显现。
伤口还未愈合你可曾知晓,如今国家的栋梁多为老练之才。

注释

紫绶金章:象征高官显贵的装饰。
宠荣:荣耀与宠爱。
笔床茶灶:文房四宝和日常煮茶的器具。
参苓:人参和灵芝,代表养生。
江海:比喻广阔的江湖或民间。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旧有名:早已有了名声。
病去:因病退隐。
相荣:相对的荣耀,指退隐后的清誉。
圭刀:比喻微小的尝试或才华初露。
疮痍:比喻社会的创伤或困难。
国手:国家的顶尖人才。
老成:经验丰富、成熟稳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他以紫绶金章的显赫地位和日常生活的简朴——笔床茶灶与参苓相伴,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自嘲在远离朝廷的江海间,虽然名声不显,却依然秉持道义。他以病愈后的微小成就为乐,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他质问对方是否了解自己虽身有疮痍但仍坚持国家事务,强调了自己作为老成之才在国事中的作用。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谦逊与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诗一首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彷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檐蔀屋有茕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形式: 古风

钓龙台

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蛇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馀古台石,硉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形式: 古风

南都思杜祁公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

青云吐论高,白璧持身锐。

待俗无町畦,取人兼揭厉。

甘贫安车后,直道洪钧际。

每闻天下士,行业若材艺。

未见比调饥,况乃挹襟袂。

早尝登公门,顾睐叨末契。

谓有金石姿,良工心劘砺。

仰瞻通德衢,独立耆英第。

评书草圣优,煮荈云腴细。

遗墨秘巾箧,感激君子惠。

悲风吹白杨,佳城兹久闭。

声名与濉浼,东流无已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城西金明池小饮二首(其一)

晓出都门外,名园连翠屏。

融怡春物动,潇洒尘虑醒。

轻风送花信,远水涵空青。

旧游无处问,芳树隔重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