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草原上的草茂盛又凋零,每年都有一次枯萎和繁荣。
野火再怎么烧也烧不完,春风一吹又会生机盎然。
远处的花香侵染着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日子里,翠绿连绵至荒凉的城池。
又一次送别朋友王孙,草木茂密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注释

离离: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原:草地,原野。
一岁:一年的时间。
枯荣:枯萎与生长,指草的生命周期。
野火:野生的火。
不尽:烧不完,消除不尽。
春风吹又生:春风带来新的生命力,草木重新生长。
远芳:远处的花草香气。
侵:侵染,弥漫。
古道:古老的道路。
晴翠:晴天时的翠绿色。
接:连接。
荒城:荒废的城池。
王孙:古代对贵族或朋友的尊称。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引申为离愁别绪深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别离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departing友人深厚的情感。开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勾勒出大自然轮回不息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象征着人事无常和时光易逝。

紧接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展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更新,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草木的坚韧性,更寓意着友情的持久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远芳”指的是远处的花香,“侵古道”则是花香浸透在古老的小路上,这描写了草木生长的旺盛与自然之美。同时,“晴翠接荒城”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刻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最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王孙”指的是尊贵之人或友人的美称,“萋萋满别情”则是对离别之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里的“萋萋”形容草木茂盛,也隐喻着内心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即将离去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边城角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

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

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道场独坐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

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朝谒久停收剑佩,宴游渐罢废壶觞。

世间无用残年处,祗合逍遥坐道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销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嵩阳观夜奏霓裳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爱者谁人唯白尹,奏时何处在嵩阳。

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