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如何消解炎炎夏日的烦恼,只能静静地坐在庭院中。
眼前没有多余的杂物,窗下吹来清凉的风。
炎热消散是因为内心宁静,凉爽的感觉来自于空旷的房间。
此刻的舒适自在,很难与他人共享。

注释

何以:为何,怎么样才能。
销烦暑:消除烦恼和酷暑。
端居:安坐,静静地待着。
长物:贵重或重要的物品,这里指多余的杂物。
清风:清凉的风,比喻凉爽的环境。
热散:炎热消退。
心静:内心平静。
凉生:产生凉意。
室空:房间空旷。
此时:此刻,当下。
身自得:身心舒畅,自我满足。
难更与人同:很难再找到与自己相同感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寻找心灵宁静的场景。"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表明诗人为了消除夏日的烦躁和酷热,选择了一处幽静的院落作为避暑之所。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宁静空间的特点。诗人视线内没有高大或是繁复的景物,这种简洁的环境使得心灵能够得到片刻的休息。而窗下的清风,则如同自然界赐予的恩惠,为炎热之中带来了凉爽。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两句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诗人通过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使得身心皆可从酷暑中解脱出来。而这种清凉的感觉,不仅是外界环境所赐予,更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它源于一个空旷无物、心境澄明的空间。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灵满足。这份宁静和凉爽,是诗人独有的体验,不是可以与他人共同享受的。这种感觉不仅是肉体的舒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与冷、动与静,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嵩阳观夜奏霓裳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爱者谁人唯白尹,奏时何处在嵩阳。

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渌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

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

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

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微之重誇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

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

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

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

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