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死,樵夫时倒一株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翠微寺的宏伟建筑群,其楼阁亭台层叠重叠,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然而,尽管如此辉煌的景象,却缺少了天子的光临,更有僧人去世的哀伤,整个场景显得有些萧索与凄凉。最后一句“樵夫时倒一株松”则是对这份寂寞氛围的进一步描绘,樵夫偶尔间倒下的松树,更增添了一种时间静止而又流逝的感觉。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以及面对眼前萧瑟景象时的心境。这样的构思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颇为常见,用以表达作者对于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不详
(《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又字才叔,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
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
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
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雠。
凄凉帝子宅,浩荡祢衡洲。
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
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越地春生草,春城瞰渺茫。
朔风惊瘴海,雾雨破南荒。
巨舶通蕃国,孤云远帝乡。
忆昔车公居此地,遗墟缭绕临清渊。
惜哉断石文尚在,野老不识投波澜。
池光复涵澈,万象皆镜入。
亭观出浮云,彤彤映邦域。
左右浮屠宫,岿然争嶪岌。
孰云南浦陋,今始逢藻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