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悟。
首句“乱帆望尽”描绘了一幅船只纷杂、视线模糊的画面,暗示了诗人远行或离别的场景。接着,“错把归舟认”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错觉,将他人的船只误认为是自己的归途,流露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卜镜占签浑不准”一句,借用了占卜的习俗,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某种方式预知未来,但结果却未能如愿,进一步强化了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的主题。“负了鲤鱼风信”则可能暗喻了错过某个重要的信号或时机,表达了遗憾之情。
“天涯此夕登楼”一句,将时间与地点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与遥远的感觉,诗人独自在异乡的夜晚登高望远,内心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料应知我悲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此刻的悲伤心情。
最后,“江上一声哀雁,灯前万点离愁”以哀雁的叫声和灯下离愁的景象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哀雁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而灯前的离愁则凝聚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复杂而深沉的情绪,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