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乱帆望尽。错把归舟认。卜镜占签浑不准。

负了鲤鱼风信。天涯此夕登楼。料应知我悲秋。

江上一声哀雁,灯前万点离愁。

形式:

鉴赏

这首《清平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悟。

首句“乱帆望尽”描绘了一幅船只纷杂、视线模糊的画面,暗示了诗人远行或离别的场景。接着,“错把归舟认”则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错觉,将他人的船只误认为是自己的归途,流露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卜镜占签浑不准”一句,借用了占卜的习俗,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某种方式预知未来,但结果却未能如愿,进一步强化了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的主题。“负了鲤鱼风信”则可能暗喻了错过某个重要的信号或时机,表达了遗憾之情。

“天涯此夕登楼”一句,将时间与地点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与遥远的感觉,诗人独自在异乡的夜晚登高望远,内心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料应知我悲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此刻的悲伤心情。

最后,“江上一声哀雁,灯前万点离愁”以哀雁的叫声和灯下离愁的景象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哀雁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而灯前的离愁则凝聚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复杂而深沉的情绪,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感慨。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青岛

一角青峰,敌三面、洪波环绕。

尽年年、鼍鸣蛟舞,潮吞浪扫。

碣石南来湾势转,扶桑东指帆痕小。

问登封、七十二君多,谁临眺。兵气靖,夷歌闹。

灯火夕,亭台晓。访元明残石,华楼遗庙。

山色迥凝松翠秀,春风浓展樱花笑。

向鱼鳞、峡畔认题名,吾曾到。

形式:

鹧鸪天.清溪道中

白板桥西小径幽。桑阴微雨听鸣鸠。

炊烟隐隐三椽屋,云水濛濛一叶舟。

溪路转,橹声柔。渔娃梳洗对清流。

世间多少风波苦,输与儿家字莫愁。

形式:

南歌子.示章式之词盟

归信迟青鸟,春寒瘦绿鹦。芳尘凝榭旧经行。

依约炉香帘影不分明。蠹饱愁边字,鹃啼劫后声。

久拚流水洗余情。无那回潮心上去还生。

形式:

临江仙

掩尽青骢门外迹,香泥绿遍苔钱。

玉钗敲竹信悠然。春寒临水榭,人倦养花天。

檀篆金炉愁共袅,小风吹断还连。

匆匆槐火又今年。镜慵朝损黛,灯灺夜还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