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官侍御

执简朝方下,乘轺去不赊。

感恩轻远道,入幕比还家。

碣石春云色,邯郸古树花。

飞书报明主,烽火静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手持简册朝见君王下,乘坐轻车离去无须拖延。
心怀感激轻视遥远的路途,如同回归家中一样投入军幕。
碣石山春天的云彩如画,邯郸城古老的树木开满花朵。
迅速书写信件告知英明的君主,烽火已息,天下安宁。

注释

执简:拿着简册。
朝方:朝见君王。
乘轺:乘坐轻便马车。
去不赊:离去毫不迟疑。
感恩:心怀感激。
远道:遥远的路途。
入幕:投入军幕。
比还家:如同回家。
碣石:地名,古代燕赵之地。
春云色:春天的云彩。
邯郸:地名,战国时期赵国都城。
古树花:古老的树木开花。
飞书:快速传递的书信。
报明主:告知英明的君主。
烽火静:烽火停止,象征和平。
天涯:天边,此处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臣子在早晨匆忙启程赴任,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如春日云色和古树花朵,将送别的情景渲染得生动传神。

"执简朝方下,乘轺去不赊"两句写出了早晨匆忙启程的情形,其中“执简”指握着公文的简牍,“朝方下”则是早晨出发,“乘轺去不赊”表明骑上车马迅速离去,没有丝毫延迟。

"感恩轻远道,入幕比还家"表达了诗人对皇上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即将到达的任所如同回到家的温暖感觉。"碣石春云色,邯郸古树花"则描绘了一路上美丽的自然风光,碣石(陡坡)旁边是春日的云彩,邯郸的古老树木间盛开着花朵。

最后两句"飞书报明主,烽火静天涯"写的是诗人将通过快马传书向皇上汇报情况,同时希望边疆的烽火台保持安宁,没有战乱之事。这不仅是对皇上的忠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卫功曹赴荆南

汉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

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碧云愁楚水,春酒醉宜城。

定想褰帷政,还闻坐啸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二十为郎事汉文,鸳雏骥子自为群。

笔精已许台中妙,剑术还令世上闻。

归觐屡经槐里月,出师常笑棘门军。

莫言来往朝天远,看取鸣鞘入断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马使君赴郑州

东土忽无事,专城复任贤。

喜观班瑞礼,还在偃兵年。

膏雨带荥水,归人耕圃田。

遥知下车日,万井起新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元评事归山居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