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
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
碧云愁楚水,春酒醉宜城。
定想褰帷政,还闻坐啸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离别的哀愁情绪。开篇“汉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两句,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向往以及对英才晚年的赞赏和期待。
“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悲伤,不仅是因为分别本身,更有深层的情感寄托。江陵是一处历史悠久之地,而魏阙则带有一种哀婉的历史记忆。这里的“谁知”表达了一种无言的孤独和寂寞。
“碧云愁楚水,春酒醉宜城”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惆怅。碧云、楚水都是诗中常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愁绪。而“春酒醉宜城”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以酒来浇愁,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
最后两句“定想褰帷政,还闻坐啸声”,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过去的回响。诗人心中虽然有着对未来政治生活的憧憬(褰帷政),但耳边依然回荡的是朋友坐谈时的声音(坐啸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历史的怀念,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色彩的送别诗。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二十为郎事汉文,鸳雏骥子自为群。
笔精已许台中妙,剑术还令世上闻。
归觐屡经槐里月,出师常笑棘门军。
莫言来往朝天远,看取鸣鞘入断云。
东土忽无事,专城复任贤。
喜观班瑞礼,还在偃兵年。
膏雨带荥水,归人耕圃田。
遥知下车日,万井起新烟。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远路接天末,怪君与我违。
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
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