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麦饭齑笋有怀达善正仲帅初因寄袁仲素季厚陈用之

麦风生晓寒,梅潦蕴炎溽。

三日不出门,新笋已成竹。

独酌固自佳,对妇亦不俗。

黄鱼出海门,餍饫及僮仆。

因思去年时,煎牟作糜粥。

饥饿走荒山,群奴深两目。

今春幸完生,一饱万事足。

薄蚕微有收,条桑柔更绿。

百里无鸡豚,虽老不食肉。

本是在家僧,杀生岂吾欲。

颇恨在棠溪,刍豢事屠戮。

归来卖笋翁,烧煮拟果腹。

无奈军马嚣,十百遭缚束。

此君何不幸,乃值汝辈辱。

今辰斑衣郎,扣门求采录。

开奁粲纤指,解苞剥寒玉。

释缚李左车,拭面何平叔。

有此席上珍,举箸诚不恶。

风味近瑶柱,标格荐醽醁。

似怜老翁馋,洗我尘一斛。

蜕脱成癯仙,凌空驾黄鹄。

吐吭出新诗,落纸攲醉墨。

王刘戴三君,秦楚齐敌国。

乐县森笋簴,箭锋值正鹄。

安得长相从,大嚼筼筜谷。

二袁竹主人,森森散林麓。

我来不问主,竟造藏书屋。

主人不我苛,终岁取书读。

陈郎后来秀,长瘦带岩壑。

挟册从我游,牛腰许成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舒岳祥在乡村的生活情景,通过麦风、梅雨、新竹、黄鱼、笋肴等意象,展现了季节变换和丰收的喜悦。诗中既有对过去贫困生活的回忆,如饥饿、荒山与奴隶般的劳作,也有对现今生活的满足,如蚕丝微收、粗茶淡饭的简单快乐。诗人感慨自己本为僧人,却因战乱被迫杀生,卖笋为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斑衣郎”、“陈郎后来秀”等人物,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识之人,他们来访并欣赏诗人的菜肴,诗中的“风味近瑶柱,标格荐醽醁”赞美了食物的美味。诗人还以“王刘戴三君,秦楚齐敌国”比喻自己的才情,期待能与朋友们一同畅谈,共享读书的乐趣。

最后,诗人提到“二袁竹主人”,暗示了友人袁氏兄弟的隐逸生活,而他自己则在藏书屋中度过时光,读书成为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杜鹃花

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

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血溅。

嗟哉杜宇何其愚,万事成败皆斯须。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让放弑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亿,凝滞结恋胡为乎。

尔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谢豹何区区。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图。

百亿禽分百亿花,数若恒河沙复沙。

此花开时此鸟至,青枫苦竹为其家。

锦官玉垒不可念,翠华黄屋天之涯。

不闻十月杜鹃鸟,只见十月杜鹃花。

何必看花与听鸟,老夫日日自思家。

形式: 古风

杨白花

杨白花,懊恼随风渡江水。

将心莫托少年郎,少年一去轻万里。

杨条插地便生根,花性飘扬似梦尘。

恨不筑城高万丈,花飞莫放出重门。

珠帘绣柱香云护,祇有黄莺知去路。

形式: 乐府曲辞

牡丹

东风常带三分冷,春日自有一种香。

百花合和不可拣,中人如酒令人狂。

马塍卖花只贪早,野翁自爱开迟好。

看花不可见花心,烂熳开时春已老。

梢头茧栗幻柈杅,有许包藏费天巧。

自携尊酒醉花阴,偃仰鹿皮听语少。

形式: 古风

近作对江牡丹吟七章呈正仲正仲于拙吟无不亟和者独此七章未和携而归茭湖半月矣递筒未至歌以趣之

邵子花开二十四,吟诗惊动洛诸公。

我家两株三十枝,欢喜亦与邵子同。

作诗七绝恼正仲,过旬不见回邮筒。

正仲材高气浩博,鄙我琐细无豪雄。

文叔今见小敌怯,八骏岂肯盘蚁封。

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时节异。

洛阳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气。

此时高韵一两篇,流出胸中真乐事。

我生初见钱塘春,歌舞西湖早已颦。

如今不见湖山面,鸟歌似哭花为尘。

作诗告人谁为听,当哀而乐非天真。

我谢正仲此意厚,请不吟诗但饮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