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竹枝词

循例家家拜玉皇,半求名利半安康。

不知案上司香吏,曾否分明达上苍。

端阳佳节约同游,角黍堆盘自应酬。

况是今年风景好,大家海口看龙舟。

盂兰胜会斗繁华,女伴娉婷伞半遮。

绝似芙蓉初出水,一枝叶护一枝花。

搓丸风俗纪闽南,净手焚香祝再三。

新妇背人拈一颗,当垆私自卜宜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新竹竹枝词》由清代诗人郑鹏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个不同场景下的民俗风情,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首先,“循例家家拜玉皇,半求名利半安康。”描述的是民间拜祭玉皇大帝的习俗,人们在节日里既追求名利,也祈求健康平安,体现了传统信仰与世俗生活的交织。

接着,“端阳佳节约同游,角黍堆盘自应酬。”端午节时,人们相聚游玩,餐桌上堆满了粽子,相互应酬,欢声笑语中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盂兰胜会斗繁华,女伴娉婷伞半遮。”描绘了盂兰盆会的盛况,女子们身着华服,手持半遮面的伞,参与盛会,场面热闹非凡,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活力。

最后,“搓丸风俗纪闽南,净手焚香祝再三。”描述了福建南部地区搓丸的习俗,女子们洗净双手,虔诚地焚香祈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整首诗以竹枝词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清代社会的民俗风情,既有宗教信仰的虔诚,又有节日庆典的欢乐,还有地方习俗的独特韵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21)

郑鹏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茂才瀚归自闽军以中和诗草见示适闻和议已成感而赋此并题其集

陈君夙以能诗名,鹤立黉舍声铮铮。

我来讲肆君已去,倾耳不得闻韶韺。

今君忽归自闽海,使我倒屣欢相迎。

囊中新诗有乐府,上排籍建摩长庚。

似闻昨者参大幕,壮心时慕终军缨。

谁弃鸡笼授敌地,澎湖失险畴能争。

王师渡台未及半,舟楫横啮蛟涎腥。

谅山宣光虽再捷,班师旋诏宜休兵。

和戎卒用魏绛策,横海徒列龙骧营。

近报文襄又星陨,犹传内苑疏昆明。

微臣却忧征戍废,西鄙还虞唇辅倾。

愿君陈诗补小雅,毋但角句誇长诚。

吁彼犬羊固叵测,得不深计防渝平。

鸣呼得不深计防渝平。

形式: 古风

挽蔡烈妇

匡床未觉梦魂单,举案依稀奉伯鸾。

泪洒帘前春草赤,身随天外晓星残。

投缳已了三生债,没世长留一寸丹。

莫怪绿窗多感慨,枝头杜宇尚声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渡台湾放洋

扬帆解缆语争喧,一叶轻飘到海天。

层浪有山随日涌,积流无地与云连。

沟称红黑曾闻险,蠲指东南不畏偏。

为问飞庐何处泊,台阳远在扶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子兰记(其一)

遨游台地已三秋,觅尽山川何处求。

步向兰中寻一吉,罗纹交贵水缠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