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承恩侍讲参政四川

鸟道巇㠊万里赊,从臣分省向三巴。

中朝声望云山重,内史文章锦水华。

烂熳新恩苍玉节,依然旧署紫薇花。

只应未忘论思地,翘首金銮北斗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王承恩侍讲参政四川》。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远赴四川任职的深情送别与对其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

首联“鸟道巇㠊万里赊,从臣分省向三巴”,以“鸟道”形容道路险峻,象征友人旅途艰辛;“万里赊”则表达了对友人路途遥远的感慨。“从臣分省向三巴”点明友人将前往四川(古称“三巴”)任职,透露出一丝离别的哀愁。

颔联“中朝声望云山重,内史文章锦水华”,赞美友人在朝廷中的声望如同高山,文章才华如锦水般璀璨。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高度赞扬了友人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

颈联“烂熳新恩苍玉节,依然旧署紫薇花”,描述了友人获得新的恩宠,手持苍玉节(古代官员的仪仗),依旧在熟悉的官署前见到紫薇花盛开。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友人晋升的祝贺,也暗示了友人职位的尊贵与环境的优雅。

尾联“只应未忘论思地,翘首金銮北斗斜”,表达了对友人虽身处远方,但心系朝廷,时刻关注国家大事的期待。同时,“翘首金銮北斗斜”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对朝廷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友人仕途发展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希望的作品。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送蔡巨源参政

廿年湖海漫相知,再见都城总别离。

旅客倦游常卧病,使君王事有程期。

清风万里闽山节,明月孤舟潞水思。

尘土欺人双鬓短,不知何处更论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陆举之

三载追随供奉班,方舟千里又同还。

君行问寝辞青?,我已焚鱼住碧山。

尘土自怜羸马倦,江湖莫羡白鸥閒。

匆匆手袂何须恋,剡曲吴淞一水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致仕出京言怀(其一)

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

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閒人。

荒馀三径犹存菊,兴落扁舟不为莼。

老得一官常卧病,可能勋业上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致仕出京言怀(其二)

白发萧疏老秘书,倦游零落病相如。

三年漫索长安米,一日归乘下泽车。

坐对西山朝气爽,梦回东壁夜窗虚。

玉兰堂下秋风早,幽竹黄花不负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