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吴子

问尔何年至,还能几日留。

尊开朱雁夕,心折紫萸秋。

岁月余孤鬓,关山任敝裘。

鱼竿如可饬,迟我狎江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赠别吴子》。诗中以问答的形式开头,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短暂。"问尔何年至,还能几日留",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到来和即将离去的感慨,时间仿佛在相聚与离别之间匆匆流逝。

接着,诗人描绘了聚会的场景,"尊开朱雁夕,心折紫萸秋"。这里的"尊"指的是酒器,"朱雁夕"可能是指夕阳下红光映照的景象,而"心折紫萸秋"则可能是秋天里紫萸盛开的景象,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深情。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感慨。

下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岁月余孤鬓,关山任敝裘"。"孤鬓"暗示了岁月的无情,白发苍苍,年华已逝;"关山任敝裘"则表达了对旅途劳顿、生活艰辛的无奈。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鱼竿如可饬,迟我狎江鸥"。"鱼竿"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狎江鸥"则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象。诗人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与友人一同享受宁静的渔舟唱晚之乐,体现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相聚的感慨、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同于鳞子与元美郊行二首(其一)

谁识冠缨者,常投水石间。

春风吹大道,紫气照西山。

松径荒难度,杨枝乱可攀。

相逢勿遽返,世路正摧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同于鳞子与元美郊行二首(其二)

去去春萝好,行行朝雨寒。

路迷频勒马,尘起一弹冠。

宛转溪园出,依稀江路看。

所嗟情不惬,无处问渔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张明府谪教湖州

自古悲行路,于今更畏途。

才名收倚马,宦计失飞凫。

白日晴开越,青山乱入吴。

传经稍欲慰,咫尺对西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与钱惟重步月下

秋风何处起,兹夕倍堪嗟。

不见碧云色,难禁孤月华。

客愁惊蟋蟀,乡思忽蒹葭。

谁谓天河远,翩翩汉使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