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阴那山

别来忆六载,重入叩禅扉。

林茂鸟声好,谷幽人迹稀。

登峰堪掬日,浴涧胜寻沂。

清可一泓注,末流何自歧。

谈玄与诋佛,臧谷辩谁迷。

若问菩提偈,空山叶落时。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阴那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首联“别来忆六载,重入叩禅扉”表达了诗人离别多年后再次踏入这座山中寺庙的感慨,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心灵归宿的追寻。颔联“林茂鸟声好,谷幽人迹稀”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中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鸟鸣声与茂密的树林相映成趣,人迹罕至则更添几分幽静。

颈联“登峰堪掬日,浴涧胜寻沂”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观日与临涧戏水的场景,仿佛在日出时分伸手可触太阳,在山涧中嬉戏如同探访沂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也隐含着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尾联“清可一泓注,末流何自歧”则以水为喻,表达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清澈的水流汇聚成一泓,但最终流向何方却难以预测,暗含着对命运与选择的哲学思考。

最后一联“谈玄与诋佛,臧谷辩谁迷”将话题转向对佛教教义的探讨,通过“谈玄”与“诋佛”的对比,以及“臧谷辩谁迷”的疑问,展示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和个人见解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世间纷争与真理探索的反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阴那山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

李士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阴那山吟

云里青山山里僧,曾闻梵语送钟声。

迎风柏叶时吹面,落涧松花半点缨。

金界香浮空鹤舞,钵池月浸碧荷新。

何当共吸菩提露,合作西来一味清。

形式: 七言律诗

寺桥晚眺

玲珑柏翠隐禅家,断续钟声送落花。

石路疑从趺坐尽,烛光解道暗衢华。

槛边树卧皈依水,涧侧林深半染霞。

莫谓山中生色少,白云岫出满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那山夜宿

谁向招提游,松风半榻收。

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

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再入那山读书

旧客重来古刹林,柏条飞帚拂尘襟。

泻泉风送晴还雨,密树云栖昼亦阴。

迹印苔痕知鹿过,鉴开萍孔识鱼沉。

石床坐久僧归院,更看蒲团与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