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音耗以诗代谢

退闲何事不忘机,况限溪云静掩扉。

马颊浪高鱼去少,鸡鸣关险雁来稀。

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

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复寄音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退休悠闲为何还惦记世俗琐事,更何况门外溪边云静悄悄地掩上门扉。
马颊河波涛汹涌鱼儿稀少,鸡鸣关地势险峻大雁也难以飞来。
自认没有才华不敢期望仕途连连晋升,却有心学习伯夷叔齐去隐居采薇。
感谢深知我的老朋友,别再从九天之上寄信打扰我的宁静了。

注释

退闲:退休或离职后的闲暇生活。
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巧之心,指不为世事所扰。
况限:何况,况且。
溪云:溪边的云彩。
掩扉:门自动关闭或被云遮挡。
马颊:马颊河,此处泛指河流。
浪高:波涛汹涌。
鱼去少:因为水流湍急,鱼儿很少停留。
鸡鸣关:险要的地名,可能指代某个难以通行的关隘。
雁来稀:大雁因路途艰险而来得很少。
无才: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
敢更期:不敢再期待。
连茹:比喻连续升迁或事物相联不断。
有意:有心,愿意。
学采薇:学习古代隐士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隐逸生活。
珍重:珍惜,重视。
故人:老朋友。
知我者:了解我的人。
九霄:高空,常用来形容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喻指远离尘世。
休复:不要再。
寄音徽:寄信或传递消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开篇"退闲何事不忘机,况限溪云静掩扉"表明诗人已经退出尘世喧哗,选择了隐居生活,将自己封闭在大自然之中,与世隔绝。但即便如此,他仍旧没有忘记那些重要的东西和情感。

接着"马颊浪高鱼去少,鸡鸣关险雁来稀"则描绘了一种萧条荒凉的景象。马颊(马嘶声)之地,水波不兴,连鱼儿也难以见到;而鸡鸣关险,更是形容一片荒凉,偶尔才有雁过。

诗人继而表达了自己的无才和有意。他"无才敢更期连茹",表明虽然自己没有才能,但仍旧愿意与那些有才能的人交往;而"有意兼思学采薇"则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复寄音徽"表达了对懂得自己、关心自己的亲友的珍视之情。即便身处远方,也希望能够通过书信等方式保持联系,传递彼此的声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出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知识的向往。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晚泊松江

落日停桡古渡边,古今踪迹一苍然。

平沙尽处云藏树,远吹收来水定天。

正困东西千里路,可怜潇洒五湖船。

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望嵩山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梅雨

浑开又密望中迷,乳燕归迟粉竹低。

扑地暗来飞野马,舞风斜去散醯鸡。

初从滴沥妨琴榭,渐到潺湲绕药畦。

少傍海边飘泊处,中庭自有两犁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渚宫立春书怀

春候侵残腊,江芜绿已齐。

风高莺啭涩,雨密雁飞低。

向日心须在,归朝路欲迷。

近闻惊御火,犹及灞陵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