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小云居

卖酒高安市,早岁逢五秋。

常怀简书畏,未暇云居游。

十载还上都,再谪仍此州。

废斥免羁束,登临散幽忧。

乡党二三子,结束同一舟。

雨馀江涨高,林薄烦撑钩。

积阴荐雷作,两山乱云浮。

雨点落飞镞,江光溅轻沤。

笑语曾未毕,风云遽谁收。

舟人指松桧,古刹依林丘。

老僧昔还住,晚饭迎淹留。

食菜吾自饱,馈肉烦贤侯。

严城迫吹角,归棹随轻鸥。

联翩阅村坞,灯火明谯楼。

肩舆践积甃,涂潦分潜沟。

居处方自适,未知厌拘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雨中游小云居》,描绘了诗人雨中游览小云居寺的经历。首句“卖酒高安市”点出诗人早年的生活背景,随后表达了对简书事务的挂念和未能尽情游历的遗憾。十年后重返京都,再次被贬至该地,诗人借此机会散心解忧。

诗中通过“雨馀江涨高”、“积阴荐雷作”等生动描绘了雨后的景色,江水上涨,乌云翻滚,如同箭矢般落下的雨点与江面的泡沫相映成趣。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与友人同舟共游,轻松谈笑,然而风云突变,令人感叹世事无常。

接着,诗人游历到松桧古刹,遇见了昔日的老僧,僧人热情款待,诗人虽食蔬果自足,但仍感激友人的馈赠。夜晚,城市的灯火照亮了谯楼,诗人乘舟而归,沿途欣赏乡村灯火,直至回到居所,感到暂且摆脱了束缚,享受着自由的生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游历的见闻感受,既有个人心境的流露,也展现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苏辙清新淡泊的文风。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雨后游大愚

风光四月尚春馀,淫雨初乾积潦除。

古寺萧条仍负郭,闲官疏散亦肩舆。

摘茶户外烝黄叶,掘笋林中间绿蔬。

一饱人生真易足,试营茅屋傍僧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雨病

晴送麦入仓,雨催谷含穗。

共怪天公仁,曲尽老农意。

谁为三日霖,下漉一丈地。

百谷争奔流,通川不可厉。

夜闻屋山落,昼说城闉闭。

老羸知奈何,脾病尤所畏。

中宵得暴下,亭午卧忘起。

良医过我言,勿药行自喜。

损食存谷神,收心辟邪气。

兀然槁木居,油尔元和至。

天唯不穷人,人则昧其理。

学道三十年,愧尔良医赐。

形式: 古风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其一)

一时冠盖盛临川,直亮推公益友先。

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养竹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后。

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

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

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