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书刘舍人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佩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你我曾有高飞直上云霄的志向,中年时期却有了短暂的同行轨迹。
如同比翼鸟般一同奔向朝廷,骑马并肩离开南宫。
邀月吟诗的好时光被花丛留住,期待再次相聚,但分别使我忧心忡忡。
等到我被派出任地方官,你我在东西方向受限,无法常聚。
早晨的露水令人感伤,离别的怀抱更加沉重。
忽然间看到皇帝的诏书,你将回归朝廷担任重要职务。
玉座上飘着香气,秋天的宫禁中吹过凉风。
你应该会穿过横门,佩带着环佩,声音轻盈。
遗憾的是你的光辉成就我还未能亲眼目睹,思念之情让我坐立不安。
想象你如青松翠桂般的品格,仍在朝廷之中屹立不倒。

注释

云霄路:比喻高远的仕途。
中年迹暂同:中年时有段时间轨迹相同。
比翼:比喻并肩或共同。
丹陛:皇宫的台阶,代指朝廷。
南宫:古代皇宫的别称。
佳咏:优美的诗歌。
幽赏:幽静的欣赏。
滞:停留, 拘泥。
迨予:等到我。
一出守:出任地方官。
限西东:受限于东西方向。
九天诏:皇帝的诏书。
秉纶:执掌朝廷机要。
国工:朝廷的重要官员。
玉座:皇帝的宝座。
秋禁:秋天的皇宫。
凉风:凉爽的风。
横门:皇宫的侧门。
环佩:古代官员佩戴的玉佩。
杳玲珑:形容声音清脆隐约。
光辉:指对方的荣耀和成就。
恨未瞩:遗憾未能亲眼看见。
坐难通:坐立不安。
苍苍松桂姿:以松桂比喻人的品格。
掖垣:皇宫的侧墙,代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伤之情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表示诗人与朋友在云霄山路上告别,这条道路是他们共同行走过的地方,但现在却只能各自分开。"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像鸟儿一般并肩前行,一起策马经过皇宫前的丹陛桥。

诗人在佳境中邀月同咏,享受着幽静的赏心悦目的时光。然而当他独自一人出守城池,与朋友相隔东西两地之时,那份离别之情便如晨露一般难以排遣,更添了几分忧愁。

忽然接到来自九天的诏书,诗人秉承命令,带着国事的重担归去。玉座上的香气与秋日里的凉风,都让他感到不舍,但最终还是踏上了归途。他的光辉事业虽未能如愿,却也只能暂时搁置,因为归心似箭,难以自制。

最后诗人提到松树和桂树的姿态,让人想起了远在边塞的朋友,心里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离别时的情感纠葛,也能领略到他们那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寄令狐侍郎

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

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

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

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

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

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

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

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

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

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

寒暑已推斥,别离生苦辛。

非将会面目,书札何由申。

形式: 古风

寄冯著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

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

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

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

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寄卢陟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

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寄卢庾

悠悠远离别,分此欢会难。

如何两相近,反使心不安。

乱发思一栉,垢衣思一浣。

岂如望友生,对酒起长叹。

时节异京洛,孟冬天未寒。

广陵多车马,日夕自游盘。

独我何耿耿,非君谁为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