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谪中》是明代诗人赵希逸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被贬谪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未来的迷茫。
首联“归心日夜关以东,归计即今还堕空。”开篇便点明了被贬谪者内心的归乡之情,日夜思念故乡,然而实际的归计却已化为空谈,充满了无奈与失落。这里的“关以东”指代的是远离京城的贬谪之地,“堕空”则形象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颔联“一年春动万里外,孤山月出千秋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一年之春在万里之外悄然绽放,而自己却只能在贬谪之地遥望,孤山上的月光在千年的岁月中静静照耀,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被贬谪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颈联“愁来但觉此身远,醉后不知我道穷。”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谪者面对困境时的愁苦与逃避。在愁绪袭来之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仿佛离家越来越远;而借酒浇愁,醉后却忘记了前行的道路是否已经到了尽头,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尾联“琼州雷州何许地,古人今人同不同。”将目光投向了贬谪之地的具体位置——琼州和雷州,同时又以“古人今人”进行对比,探讨了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一问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命运共通性的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被贬谪者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异乡的孤独、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