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仁王寺

山寺凭高夕未昏,上皇曾此定乾坤。

瓯闽散驿缘江岛,龛赭收潮入海门。

细雨乱花唐辇道,淡烟疏柳汉营屯。

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傍晚时分,寺庙矗立在高处,夕阳还未落下,这里曾是上皇决定天下命运的地方。
沿着江岛散布的驿站,从瓯闽地区延伸,潮水退去后,通过海门流入大海。
细雨纷飞,杂乱的花朵点缀着昔日唐朝皇帝出行的道路,淡烟轻绕,稀疏的柳树像是汉代军营的驻扎地。
不知何时,汴水东流的岸边,您能回归皇宫,我等也能回到故乡。

注释

山寺:寺庙。
凭高:站在高处。
夕未昏:傍晚未暗。
上皇:古代帝王。
定乾坤:决定天下大势。
瓯闽:古代地区名。
散驿:分散的驿站。
缘江岛:沿江分布。
龛赭:红褐色的龛状地形。
海门:江海交汇之处。
细雨乱花:细雨中纷飞的花朵。
唐辇道:唐朝皇帝的车驾道路。
淡烟疏柳:轻烟和稀疏的柳树。
汉营屯:汉代军营驻扎。
汴水:古代河流名,指汴河。
东流畔:东岸。
君:您(对皇帝的尊称)。
宸居:皇宫。
臣故园:臣子们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寺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以及其历史背景。"山寺凭高夕未昏",诗人站在山顶寺庙俯瞰,夕阳尚未西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上皇曾此定乾坤",暗示了这座寺庙可能与古代帝王的决策或历史事件有关。

"瓯闽散驿缘江岛,龛赭收潮入海门",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地理环境,驿站沿着江岛分布,潮水在红褐色的山崖(龛赭)边退去,流入大海,画面生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貌。

"细雨乱花唐辇道,淡烟疏柳汉营屯",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将眼前景色与历史遗迹相结合,想象唐代皇帝出行的道路如今被细雨和纷乱的花朵装点,远处则是汉代军营的淡淡炊烟和稀疏柳树,增添了岁月沧桑感。

最后,诗人以"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收尾,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当政者回归京城、自己能回到故乡的愿望,寄托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历史与个人情感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应潭

村崦递相遮,分居两岸沙。

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

水白来如虹,山黄去若蛇。

往年曾泊此,丛竹数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村市

细簇人家住,中分破石崖。

竹门开店屋,草市夹桥街。

水别东流汉,山横北过淮。

并船频借问,同买出江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灵竺寺

不因纯孝者,古寺若为安。

壁彩蜗游遍,炉香鼠踏残。

钟声嘶破梃,幡影飐危竿。

尚恐冬生笋,时来竹外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甫里观

天随清调何人继,幸有荒村故宅存。

橘上蠹虫应屡变,草间眠鸭尚能言。

池亭暮雪兼风起,篱落春潮带雨浑。

人啖菊苗终竟别,屠沽犹自不登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