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村崦递相遮,分居两岸沙。
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
水白来如虹,山黄去若蛇。
往年曾泊此,丛竹数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景象。"村崦递相遮"写出了村庄坐落在丘陵之间,彼此掩映;"分居两岸沙"则展示了村庄沿河分布,一边是沙滩,一边是村落。"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进一步描绘了当地土地的特色,既有柑橘和柚子的丰收,也有种植着桑麻的农田,显示出农耕生活的丰富多样。
"水白来如虹"运用比喻,形容河水清澈,犹如彩虹倒映,增添了景色的生动与美丽;"山黄去若蛇"则以蜿蜒曲折的山路比作黄色巨蛇,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起伏。最后两句"往年曾泊此,丛竹数人家"回忆起诗人过去在此地停留的经历,丛竹和几户人家的温馨画面,勾起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南农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故地的深深情感。
不详
细簇人家住,中分破石崖。
竹门开店屋,草市夹桥街。
水别东流汉,山横北过淮。
并船频借问,同买出江柴。
不因纯孝者,古寺若为安。
壁彩蜗游遍,炉香鼠踏残。
钟声嘶破梃,幡影飐危竿。
尚恐冬生笋,时来竹外看。
天随清调何人继,幸有荒村故宅存。
橘上蠹虫应屡变,草间眠鸭尚能言。
池亭暮雪兼风起,篱落春潮带雨浑。
人啖菊苗终竟别,屠沽犹自不登门。
小作幽园傍宅开,只须数亩占楼台。
石移林屋秋云至,水带松江暮雨来。
径草散香迎过屐,砌花分影荫流杯。
人家园圃应无数,不似君能日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