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其一)

爱莲亭傍古招提,莲子花开叶叶齐。

过雨香飘无远近,侵人凉气自东西。

僧去日午能供饭,客到松阴几杖藜。

兴剧莫嫌归路晚,微微山月印前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寿庵的爱莲亭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爱莲亭傍古招提,莲子花开叶叶齐”以“爱莲亭”为中心,描绘了古寺旁莲花盛开的景象,莲花与古寺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这里的“叶叶齐”不仅描绘了莲花的整齐排列,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和谐秩序的欣赏。

颔联“过雨香飘无远近,侵人凉气自东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凉爽。雨后的香气弥漫四周,不论远近都能感受到,而凉气则从四面八方传来,直接触碰到人的肌肤,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嗅觉和触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好。

颈联“僧去日午能供饭,客到松阴几杖藜”转而描述了寺庙的生活场景。中午时分,僧人们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等待着来访的客人。同时,松树下的阴凉处,几位客人手持拐杖悠闲地散步,享受着清幽的环境。这一联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寺庙内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

尾联“兴剧莫嫌归路晚,微微山月印前溪”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玩的喜爱之情。即使归途已晚,也不会感到遗憾,因为心中充满了游玩的乐趣。最后一句“微微山月印前溪”,以月光倒映在溪水中的画面作为结语,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美好的回忆将长久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4)

李之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长寿庵集爱莲亭和何文起韵(其二)

总为乘凉夏日游,无风此地亦云流。

山藏宝界森森閟,客到禅堂事事幽。

尝对上方浮泗磬,更饶静藏素瓷瓯。

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羡青龙竹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北归经姑孰访林存莪署中赋赠

曾从文社惬兰心,此日过逢意转深。

君自出家看雉舞,我徒为客惊蝉吟。

黄山爽气堪支笏,碧水寒声不碍琴。

珍重年来致主愿,肯令吾道负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余曙台

年来书问半浮沈,岂为云坭隔素心。

远望风流人似玉,每凭天外听鸣琴。

三湘露白清秋满,八桂花明别院深。

漫道公閒堪拄笏,即看载笔上螭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周邑侯(其一)

清秋仙舄去还来,分得君王露几杯。

散入人间皆雨化,惊闻天上忽春回。

弦歌径逐琴声远,桃李争迎辇路开。

却望旧时听政处,阴阴竹树莫辞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