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一)

山居足清赏,独恨不能琴。

偶接青溪客,因听白雪音。

寒暄乍翻复,丘壑转深沉。

谁道嵇中散,风流更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居听琴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诗人通过“山居足清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而“独恨不能琴”则透露出一种遗憾,似乎在说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无法亲自弹奏一曲以增添这份静谧的氛围。

接着,“偶接青溪客,因听白雪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偶遇琴友,得以聆听高雅琴声的喜悦。这里的“白雪音”比喻高洁纯净的音乐,与“青溪客”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寒暄乍翻复,丘壑转深沉”则进一步渲染了听琴时的氛围变化,寒暑交替,仿佛让周围的山峦也变得更加深邃和宁静。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琴声对人心境的影响,使人在音乐的引领下,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谁道嵇中散,风流更可寻”一句,借用了嵇康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度的向往和追忆。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和哲学家,以他的“竹林七贤”形象著称于世。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当前琴友的高雅风范,也寄托了对历史文人风骨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山居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和谐交融,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慕,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二)

知君技入神,一歇一番新。

拨处疑非指,声中似有人。

空山鸣落叶,暗水跃潜鳞。

何独吹箫客,能生阴谷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三)

忽听使人惊,空山迸一声。

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

暂与松风远,还同石涧清。

曲终人欲散,纤月照南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宜兴张医二首(其一)

翛然一逸民,山郭往来频。

乞药从贫士,传方自异人。

草间收伏菟,涧畔煮香莼。

叹息市中客,谁知百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宜兴张医二首(其二)

生长白云岩,仙书宿所探。

千金方不惜,百草味俱谙。

采药行山外,藏身住市南。

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