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书事

苍星彗明河,三月丽朱方。

两月忽散落,一月留中央。

下有五星连,西近东少张。

仰面东北隅,流星坠綵芒。

谁令月有瘿,飘摇及吾窗。

须臾日东生,有星环四旁。

一星当日中,伫视摇晶光。

自北忽西旋,老阳已榆桑。

西北云一丝,翠晕扬清芳。

嫩云生碧藓,得句声琅琅。

俄见云有鱼,其大丈许长。

火绳纷绕之,昂然欲飞扬。

呼友与共观,此境已茫茫。

灵枢梦为病,周官梦为祥。

寤言札诸闼,庸俟知者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以“苍星彗明河,三月丽朱方”描绘了星空的壮丽景象,接着“两月忽散落,一月留中央”描述了月亮的变化,展现了宇宙的动态美。随后,“下有五星连,西近东少张”则展示了行星排列的奇妙景象,诗人抬头仰望,不仅看到了流星坠落,还感受到了月相变化带来的独特氛围。

诗中“谁令月有瘿,飘摇及吾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思考,月相的变化仿佛在窗户前舞动,引发了他的深思。紧接着,“须臾日东生,有星环四旁”描绘了日出前后的景象,星星围绕着东方升起的太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一星当日中,伫视摇晶光”则聚焦于一颗特别的星星,在正午时分闪耀着晶莹的光芒,让诗人驻足凝视。接下来,“自北忽西旋,老阳已榆桑”描述了这颗星星的轨迹变化,似乎预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西北云一丝,翠晕扬清芳”描绘了云彩的轻盈与美丽,翠绿的云丝在空中飘荡,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诗人继续观察,发现云层中似乎有鱼的形状,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引发了他对生命形态的遐想。

“嫩云生碧藓,得句声琅琅”则表现了诗人灵感的涌现,他捕捉到云彩与碧苔的对比,激发了创作的欲望,诗句如同珠玉般响亮。最后,“俄见云有鱼,其大丈许长。火绳纷绕之,昂然欲飞扬”描述了云中鱼的奇特景象,以及诗人与朋友共同欣赏这一奇观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从月相变化到星辰轨迹,再到云中奇观,每一处景象都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世界。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游天城

径远涧随曲,崖深山渐少。

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扫。

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平生万事懒,登临即轻矫。

山灵知信息,风烟久倾倒。

顾瞻困能仰,汎应习称好。

端居得萧寂,远眺碍孤峭。

乃知方寸间,别有万物表。

未须凌绝顶,胸次青已了。

形式: 古风

游源泉

丛祠郁苍翠,万古藏清幽。

泠然石上足,不逐苍波流。

长风索我御,欲举仍迟留。

白云何山来,相对亦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玉溪精庐

居然山四颓,危槛俯晴春。

川气生不极,翠润流衣巾。

林阴起薄暮,酒色生微醺。

歌声忽落谷,惊归欲飞云。

形式: 古风

隐仙谷

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

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

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

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

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

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

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

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