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

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

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

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世间有奖惩,本非君王私事。
唐太宗痛惜君集,担心功臣会起疑虑。
公正一旦被废除,智谋权术相互支撑。
可悲啊,追求功名的士人,急切地迎合时势。

注释

诛赏:奖惩。
固:本来。
私:个人的。
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庙号。
泣:哭泣。
君集:李君集,唐朝将领。
恐:担心。
劳臣:辛勤劳苦的臣子。
疑:怀疑。
至公:极端公正。
废:废弃。
维持:支撑。
哀哉:悲叹啊。
功名士:追求功名的人。
汲汲:急切的样子。
趋时:迎合时势。

鉴赏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许安世的《咏史》。首句“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表达的是国家对于功过的评价和奖惩不偏不倚,不是由个人好恶决定的意思。这里的“诛赏”指的是对臣下的责罚与奖励。

接着,“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一句中,提及唐太宗李世民,他在《谏书》中流泪,是因为担心文武大臣会因此产生怀疑。这里的“君集”应指皇帝所编写或收集的文书。

第三句“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则表明至公(可能指古代圣王)处理问题时,虽然有时候会放弃某些原则,但仍能保持智慧和策略的平衡。

最后两句,“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是对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禄、急于求成的人的慨叹。他们总是在赶时间,急切地追逐时代潮流,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无私的奖惩制度以及对那些只重名利不顾真理的士人之哀伤。

收录诗词(4)

许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清化山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

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

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蓬莱阁赏雪赋诗

南国收藏晚,黅天凛烈兴。

日行黄道市,神御坎宫乘。

元化初施种,穷阴乍丧朋。

气随钧外转,云自泽中腾。

集霰纷馀凛,号风助峻棱。

紫霄零杂佩,玄野碎增冰。

缟色坳窊遍,寒光上下凝。

候严知节应,空旷觉神澄。

透隙还同舞,因方不待绳。

雁飞朝愈急,鸡误夕相应。

吟絮飘吴苑,禋茅秀楚塍。

阶庭迷鹤鹜,林麓蔽薪蒸。

瑶水三千里,昆崙九万层。

槛前窥化国,波际失西陵。

舟兴怀安道,鲈思鄙季鹰。

胜游方罕值,高会喜相仍。

涨海雄藩屏,东侯实股肱。

蕊珠辞密侍,阿阁贲华称。

将幕开樽俎,宾筵集俊能。

醴杯亲劝酢,龙坂尽隮登。

郢唱人谁继,皋谟世共矜。

击辕知乱雅,附骥偶同蝇。

绾席尘空满,婴衣体讵胜。

仰瞻云汉丽,嘉惠岂虚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游天章寺

常时俯仰尚为陈,千载重来感一深。

曲水已伤迷故迹,崇山依旧对游人。

萦纡雪路联珠骑,萧爽风亭岸角巾。

秖恐瑶池归扈宴,不能脩禊见深春。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洞山聪禅师

语言全不滞,高蹑祖师踪。

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

鉴分金殿烛,山答月楼钟。

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