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洪景伯韵(其二)

半刺风流雅好贤,幽寻同举蔡经鞭。

江梅满树为谁好,官柳著行还自妍。

笔阵如君难索敌,诗锋顾我敢争先。

一春剩唤忘忧子,要看长鲸吸百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半刺风流喜好贤才,一同寻找幽静之地像蔡经挥鞭
江边梅花满树盛开,不知是为了谁而美丽,官道旁的柳树独自绽放
你的文笔犹如难以匹敌的战场,我自愧不如不敢争先
整个春天都呼唤忘忧之人,期待看到你如同长鲸吞没百川般的豪情

注释

半刺:形容人的风度翩翩,喜好贤良之士。
幽寻:隐秘或幽静的探索。
蔡经鞭:典故,指蔡经在《世说新语》中与王导出游,挥鞭驱赶牛车的场景,象征着寻求贤才的行动。
官柳:官道两旁的柳树,常用来象征官场或道路。
笔阵:比喻文思如战场,笔墨交锋。
索敌:寻找对手,较量。
忘忧子:指能带来快乐、忘却忧虑的人。
长鲸吸百川:夸张地形容人的才情广大,如同鲸鱼吞海。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诗人曾惇以洪景伯的韵脚为依托,赞美了朋友的才情与风度。首句“半刺风流雅好贤”赞赏友人举止风雅,喜好结交贤良之士,如同古代的蔡经一般。接着,“幽寻同举蔡经鞭”暗示他们一同进行隐逸的寻访,共享文人墨客的乐趣。

“江梅满树为谁好,官柳著行还自妍”两句,通过江边梅花盛开和官道旁柳树的娇艳,烘托出友人的才华横溢,即使在自然景色中也显得格外出众。诗人运用比喻,将友人的才思比作江梅和官柳,意在表达他的赞美之情。

“笔阵如君难索敌,诗锋顾我敢争先”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诗文创作上的卓越,无人能敌,而诗人自己则谦虚地表示不敢与之争胜。这种互相推崇的友情,使得整个诗篇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最后,“一春剩唤忘忧子,要看长鲸吸百川”以春天的景象收尾,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忘却忧虑,就像巨鲸吞吐江河,显示出豪迈的胸襟和对友谊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友人的才情为主,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深厚友谊,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51)

曾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洪景伯韵(其三)

新诗清如玉壶冰,一读为破旅愁凝。

正怀狂客贺秘监,忽见高人王右丞。

坐忘仙去境尚在,广文骨冷呼不应。

其谁洗涤怀古恨,别乘博物如何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谢景思韵

埋没双岩已百年,班班胜事漫流传。

幸陪佳客挥犀麈,实欠倾城舞绣筵。

故老风流寒似铁,月卿英妙笔如椽。

拂衣便欲故山去,复恐眼中无此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形式: 古风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一)

丹丘山水窟,中有如斗城。

地迥鸟不喧,一叶动亦惊。

閒门有胜士,学道师广成。

翛然卧环堵,六印一缕轻。

脱非玄真子,疑即坐忘生。

姓名存丹台,宁问月旦评。

小试未轩翥,襆被辞汉廷。

肯令莲社流,坐叹草堂灵。

要当酌家酿,酒色粲碧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