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形式: 古风

翻译

杜甫在贫穷的巷子里隐居,写诗感叹秋天的雨。
他的诗才让马群都显得空洞,仿佛能洗净万古的尘埃。
这才明白,笔下有神的力量,哪里还会为思绪受阻而感到羞愧。
这位诗人已经仙逝,但他的诗歌在天界也足够丰富。
他从高处俯瞰污浊的人世,如同尘埃聚集的一幕。
后辈学人如秋蝉鸣叫,声音嘈杂却毫无深意。
月卿之后,家风严谨,规矩流传。
他们的诗作如同织锦,音乐旋律融入织布机声。
他们追求正始时期的纯正音律,继承了雅颂的传统和皇朝的功业。
如今的文坛领袖,也只是寥寥可数。
并非只有尘土般的人,才能成为流传百世的才子。
心性忽然清澈,仿佛面对面认识了历代的先贤。
无需攀登至高境界,也能感叹人生的艰难。
在家中就能震慑才华出众之人,倾听他们的秘密交谈。

注释

穷巷:贫穷的巷子。
作诗:写诗。
秋雨:秋天的雨。
马群空:诗才出众。
洗万古:洗净历史的尘埃。
笔有神:笔下有神力。
惭思阻:因思绪受阻而感到羞愧。
仙去:去世。
上界:天界。
五浊世:污浊的人世。
一尘聚:尘埃聚集。
后学:后辈学人。
秋蝉:比喻嘈杂无意义的声音。
月卿:代指有良好家风的人。
仪矩:规矩。
织成:比喻创作。
宫商:音乐的调式。
鸣杼:织布机声。
正始音:正统的音律。
皇武:皇朝的功业。
风骚将:文坛领袖。
一二数:寥寥可数。
尘滓人:尘土般的人。
百世士:流传百世的才子。
心源:内心。
湛然:清澈。
诸祖:历代先贤。
妙高:极高境界。
历险:经历人生艰难。
咤善才:震慑才华出众之人。
密语:秘密交谈。

鉴赏

这首宋代曾惇的诗《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以杜甫为引,表达了对朱知裁少卿诗才的赞赏和对其传承文脉的期待。诗人首先提及杜甫在贫困中仍能写出深沉悲秋的诗篇,感叹他的笔下生神,超越了世俗的困扰。接着,诗人将朱知裁比作已经升天的仙人,他的诗歌如同清流,俯瞰人间的纷扰,显得超凡脱俗。

诗人认为后辈如秋蝉般嘈杂,缺乏深度,而朱知裁则不同,他的作品遵循正统,如同织锦般精美,既有古乐的韵味,又承续了皇家的风范。曾惇认为朱氏是难得的百年才子,其诗才犹如心源清澈,能直接追溯诗的源头,甚至可以与古代的伟大诗人相提并论。

最后,诗人鼓励朱知裁继续发扬光大,不必畏惧艰难,他的才华足以在家中与善才交流,创作出深藏不露的佳作。整首诗赞美了朱知裁的诗才,并寄予厚望,体现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对后辈诗人的期许。

收录诗词(51)

曾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一)

丹丘山水窟,中有如斗城。

地迥鸟不喧,一叶动亦惊。

閒门有胜士,学道师广成。

翛然卧环堵,六印一缕轻。

脱非玄真子,疑即坐忘生。

姓名存丹台,宁问月旦评。

小试未轩翥,襆被辞汉廷。

肯令莲社流,坐叹草堂灵。

要当酌家酿,酒色粲碧瑛。

形式: 古风

清閟堂

洪郎雅吴语,不减贺季真。

开轩风烟上,爽气朝朝新。

手栽渭川竹,坐对北海尊。

平生耐久朋,岁晚独此君。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

纷纷桃李行,岂容托清尘。

退食静隐几,微风冷衣巾。

乃知王子猷,真是我辈人。

形式: 古风

题一相庵

满山松竹翠成林,彷佛前身旧所临。

不分双旌杀风景,他年蜡屐再幽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其二)

维摩示清羸,宴坐丈室中。

静观世上人,百邪所交攻。

我有一丸药,得之无是公。

人人各安乐,淡然心地空。

脱复未办此,济物存阴功。

南山千岁苓,托根万丈松。

下有青青草,其名为救穷。

愿君时举手,采取置药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