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二十七)壬寅春寓东林中有感而作

懒学冯君,弹铗歌鱼,如今五年。

为西湖西子,费人料理,东林东老,特地留连。

坐注虫鱼,行吟雌霓,竟负逍遥第一篇。

过从少,但赤髭白足,时复谈禅。倚门白水平田。

看数点青山无尽天。

叹春风心事,已成待兔,夕阳时节,又听啼鹃。

如此凄凉,若为排遣,不是诗边即酒边。

中宵梦,有逋梅吹雪,坡柳摇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不愿效仿冯谖,弹铗唱歌求鱼,如今已有五年。
西湖美景如西子,让人费心照顾,东林高僧东老,特意为之流连忘返。
静坐研读经书,行走间吟咏诗句,却辜负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交往稀少,只有红胡子白足者,时常谈论佛法。
倚靠门框,门外是平静的水田,远望几点青山连着天际。
感叹春风吹过,心中期待落空,夕阳时分,又听见杜鹃啼叫。
如此凄清,如何排解?不是在诗酒之间。
半夜梦境,有梅花在雪中飘香,柳树在烟雾中摇曳。

注释

冯君:指冯谖,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客。
弹铗:古代剑客弹剑而歌,表示不满或请求。
西湖西子:比喻西湖的美景,如美女西施。
料理:照料,打理。
东林东老:指东林寺的高僧。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赤髭:红胡子。
逋梅:逃逸的梅花,形容稀疏、疏影横斜。

鉴赏

这首《沁园春·其二十七》是宋代词人陈人杰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在寓居东林寺时的感慨与心境。词人以“懒学冯君”起笔,暗指自己不似冯谖般才华出众,而是选择闲适的生活方式。他感叹西湖美景虽好,却耗费了他人不少精力打理,而自己则在东林寺流连忘返,专注于学问和沉思。

“坐注虫鱼,行吟雌霓”描绘了词人专注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的情景,自称“逍遥第一篇”,暗示自己在学术上有所追求。然而,词人身边的朋友并不多,只有几位白须白发的老友,他们时常一起谈论佛法,生活简单而深沉。

下片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词人倚门远望,欣赏着平静的水面和远处的青山,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如同等待兔子般易逝,夕阳西下时又听到杜鹃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面对这样的感触,词人寻求排解的方式,除了诗酒,似乎别无他法。

结尾处,词人梦中见到梅花在雪中飘落,柳树在烟雾中摇曳,这既是实写眼前之景,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词人即使在现实中感到凄凉,仍能在梦境中找到一丝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词人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30)

陈人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陈经国,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 字:刚父
  • 号:龟峰
  • 生卒年:1218-1243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十六)送高君绍游霅川

斗酒津亭,方送月芗,夫君又行。

正夕阳枯木,低回征路,寒烟衰草,迤逦离情。

京洛风尘,吴兴山水,等是东西南北人。

思君处,只梅花解后,心目开明。江湖夜雨青灯。

曾说尽百年闲废兴。

叹屠龙事业,依然汗漫,歌鱼岁月,政尔峥嵘。

但使豫州,堪容玄德,何必区区依景升。

需时耳,算不应长是,竖子成名。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天问

我梦登天,尽把不平,问之化工。

似桂花开日,秋高露冷,梅花开日,岁老霜浓。

如此清标,依然香性,长在凄凉索寞中。

何为者,祗纷纷桃李,占断春风。一时列鼎分封。

岂猿臂将军无寸功。

想世间成败,不关工拙,男儿济否,只系遭逢。

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

君归去,但力行好事,休问穷通。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八)庚子岁自寿

未省吾生,石室云林,金门玉堂。

但吕公来说,风神清怪,甘公来说,寿禄高强。

果若人言,自应年少,曳紫鸣珂游帝乡。

何为者,更风尘牢落,歧路回皇。替人缝嫁衣裳。

奈未遇良媒空自伤。

岂平生犹欠,阴功活蚁,从前未卜,吉地眠羊。

岁晏何如,时来便做,但恐鬓毛容易霜。

今休问,且揆予初度,满引金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九)辛丑岁自寿

五彩云中,群玉峰头,是吾故乡。

为瑶池侍宴,偶违酒令,玉皇降敕,谪作诗狂。

桧柏风姿,山林气象,未到中年先老苍。

西湖路,尽留连光景,傲睨冰霜。东窗。剪烛焚香。

剩满引梅花进寿觞。

梦群仙相庆,烹炮麟凤,十洲同往,骖翳鸾凰。

约向人间,尽偿吟债,依旧乘风来帝旁。

如今未,且百年管领,橘绿橙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