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题关滋圃《延龄瑞菊图》”为题,由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慈母与幼子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画面,同时借菊花之喻,寓意长寿与吉祥。
首联“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通过描绘一位九旬高龄的母亲和她六旬的儿子共同举杯庆祝的情景,展现了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的美好氛围。斑衣,古代一种绣有花纹的礼服,此处象征着母亲的尊贵身份和家庭的荣耀。
颔联“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形象的刻画。靖海长城,比喻母亲如同守护国家的长城一般,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循陔老圃,则暗示母亲在家庭中辛勤耕耘,用心培育下一代,如同园丁照料花朵般细心。
颈联“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母亲的品质。浥露英含,象征母亲如同清晨露珠滋润树木一样,默默奉献,滋养着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傲霜花艳,则表达了母亲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尾联“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层面,表达了对母亲的尊敬和对国家的忠诚。八座,古代官职名,这里泛指朝廷或国家。君恩问,意味着国家对母亲的关怀和尊重。旌节江东指日移,可能是指母亲的品德和智慧影响深远,如同旌节(古代官印)一般,不仅在江东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敬仰和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慈母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寓意深刻的自然景象的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