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三首(其三)

一苇安能纵所如,思乡唯望抵金书。

欲知双鬓新添雪,恰切江船握别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和韵三首》中的第三首。林则徐,字少穆,号威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一苇安能纵所如”,以“一苇”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定生活的向往。然而,“安能纵所如”则透露出诗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挣扎。

次句“思乡唯望抵金书”,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古代,书信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而“金书”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珍贵的家书或消息,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一封家书来慰藉思乡之情的心愿。

后两句“欲知双鬓新添雪,恰切江船握别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诗人将自己新添的白发比作“新添雪”,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同时,与“江船握别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与故乡分别时的场景,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怀念。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

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

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

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

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二)

偕老刚符百十龄,相期白首影随形。

无端骨肉分三地,遥比河梁隔两星。

莲子房深空见薏,桃花浪急易飘萍。

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一)

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

自羞东嶂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

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

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

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

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

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

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