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腰带定知今瘦小,衣衫难作远裁缝。

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相隔万里的湓城与巴庸遥遥相望,轻薄的苎麻布和厚实的缯帛被一同装入信封中。
想必你现在腰带一定变得更紧更细了,远方的我难以为你裁制合身的衣裳。
只担心我的信到达时天气已由热转凉,忽然收到你的诗,情感顿时变得浓厚。
春日里草地如绿色的绒毛,云朵洁白,想象你骑马时英俊的风采。

注释

湓城:指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远方的城市。
巴庸:泛指遥远的地方,可能指古代巴蜀之地。
纻薄:指苎麻布,一种轻薄的织物。
绨轻:绨,一种光滑厚实的丝织品,这里形容与苎麻布质地相对。
腰带:此处比喻身体因消瘦而使腰带显得宽松。
衣衫:衣服,这里特指为对方制作或关心的衣物。
书到:书信到达。
炎凉变:季节变换,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诗来:收到对方的诗信。
意绪浓:情绪、思绪变得深沉、丰富。
春草绿茸:春天里草丛茂密翠绿的样子。
云色白:云朵颜色洁白无瑕。
骑马:此处描绘对方的行动姿态。
仪容:外貌、风度,这里指美好的外表和气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题为《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物品传递的情感。

首句“湓城万里隔巴庚,纻薄绨轻共一封”描绘了与朋友相隔遥远的情况,通过寄送细腻轻薄的布匹来表达心意,这里的“一封”暗示着书信和物品一起传递。

接着,“腰带定知今瘦小,衣衫难作远裁缝”则透露了作者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连衣衫也难以裁制,更何况是要寄送到遥远的地方,这里表现了对亲友的牵挂和物是线索的情感传递。

“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书信及时抵达的担忧,以及当收到朋友的诗歌时,心中的喜悦和思念变得更加浓烈。

最后,“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再次强调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美好回忆和深切思念之情。

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色彩,通过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酬乐天喜邻郡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

符竹偶因成对岸,文章虚被配为邻。

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妆不待春。

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白太傅

太空秋色凉,独鸟下微阳。

三径池塘静,六街车马忙。

渐能高酒户,始是入诗狂。

官冷且无事,追陪慎莫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丞相功高厌武名,牵将战马寄儒生。

四蹄荀距藏虽尽,六尺须头见尚惊。

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

劝君还却司空著,莫遣衙参傍子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之作

近日金銮直,亲于汉珥貂。

内人传帝命,丞相让吾僚。

浙郡悬旌远,长安谕日遥。

因君蕊珠赠,还一梦烟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