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居曲江五年今岁又暮慨然有感

坐对研旁峰,卧阅屏上山。

一事不挂心,万病方穷源。

吾君礼南郊,吾母望北还。

一岁几得书,五年阙问安。

是自取之尔,尚复何所言。

手种庭下梅,花开聊喜欢。

系日既无术,缩地良独难。

形式: 古风

翻译

坐在研台边观赏着旁边的山峰,躺在床上阅读着屏幕上的山景。
心中没有任何杂念,才能深入探究疾病的根源。
我们的国君在南郊举行祭祀,我的母亲期盼着从北方归来。
一年中能收到几次信件,五年里都未能问候平安。
这是咎由自取,还能再说什么呢。
亲手在庭院里种植的梅花,花开时聊以自慰。
无法留住时间,也无法缩短距离,这实在困难。

注释

坐:坐着。
研旁峰:研台旁边的山峰。
卧阅:躺着阅读。
屏上山:屏幕上的山景。
一事:任何事。
万病:各种疾病。
穷源:探究根源。
吾君:我们的国君。
吾母:我的母亲。
书:信件。
阙:缺失。
问安:问候平安。
自取:咎由自取。
尚复:还。
何所言:还能说什么。
手种:亲手种植。
聊:姑且。
喜欢:感到欣慰。
系日:留住时间。
缩地:缩短距离。
良独难:非常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坐对研旁峰,卧阅屏上山”两句,以动作和静态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一事不挂心,万病方穷源"表达了诗人心无杂念,身心得以平复,对于世间纷扰万象,已到了豁然开悟的地步。

接着,“吾君礼南郊,吾母望北还”两句,通过对“君”和“母”的提及,隐约透露出诗人对于亲情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未使其内心动摇。"一岁几得书,五年阙问安"则是时间流逝与生活现状的自我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学业和健康状况的关注。

"是自取之尔,尚复何所言"这一句强调了诗人的选择是出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没有多余的牵挂。随后,“手种庭下梅,花开聊喜欢”两句,以种植梅花为乐,显现了诗人与自然之美的共鸣,以及对简约生活的喜悦。

最后,“系日既无术,缩地良独难”这两句则透露了一种超脱物外、难以言表的境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深邃体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双鱼花

物生本不同,所贵以形似。

如何小草间,或作潜渊类。

宛然花叶分,有此尾鬣备。

如以柳贯腮,十百共一蒂。

可肩比目鳞,与世为上瑞。

稽首蓬莱宫,愿附花鸟使。

形式: 古风

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水予携以归令匠者广之疑其不返也书来见督以诗解嘲

端溪有石紫玉润,未遇良工失追琢。

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

灊山道人请归治,要使墨池少开拓。

每烦健步远来徵,事必不然空臆度。

子如不忘一块顽,予亦敢负千金诺。

会令合浦看还珠,岂忍荆山长抱璞。

一毫不敢我非有,万顷难量子宜学。

闻道年来好说禅,初机最忌多贪著。

认为己有已大谬,久假不归非爽约。

均之在此犹在彼,弟兄四海何曾各。

笑倾万斛付江流,所有尽空心境廓。

请对使者一斧碎,与公少解贪痴缚。

形式: 古风

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

桂花老月窟,堕地散金蕊。

长忧风雨馀,失此香旖旎。

抚树三叹息,留花姑少俟。

枕中有仙方,解使香不死。

蜜蜂喜输粮,馀润获渐靡。

瘗深阅三月,发覆验封玺。

虚堂习新观,博山为频启。

初从鼻端参,忽置秋色里。

氤氲缥缈间,可以降月姊。

自兹闻四时,何止名七里。

形式: 古风

王承可有招隐黄龙之意

通途无宁轨,世网阔遮逻。

九迁食肉荣,一饷在堂贺。

泥深迹逾深,时过事亦过。

要之钟鼎饱,不及薇蕨饿。

吾知此理明,甘作蚁旋磨。

丈夫当勇决,勿使良便蹉。

黄龙百丈间,山围天几大。

往丐一椽茅,抚枕得高卧。

不能赓梁噫,且复翻屈些。

卖药足生理,故是伯休那。

当年白鸟盟,肯为青衫破。

微官亦漫尔,弃去不啻唾。

王子里中人,到处成稳坐。

傥不食前言,扁舟在公左。

形式: 古风 押[个]韵